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新实践③ | “归燕”落脚家门口 三岔口村“李”花开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放眼广袤田畴,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中原大地渐次铺展。中原网推出“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新实践”专栏,走进农家庭院,深入田间地头,与乡亲们一起看变化、听发展、聊振兴,展现乡村振兴工作成效,解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郑州样本。
新密市白寨镇三岔口村
中原网讯(袁连贺 于露 摄影 张为涛)在外东奔西走,不如落脚家门口。在新密市白寨镇三岔口村,就有几位“归来燕”,他们从家乡的土地上汲取了无尽的养分,外出闯荡,如今带着新技术、新理念和新视野反哺故土。
三岔口是以地理条件所命名,这座位于新密和荥阳交界处的小山村,就坐落在三岔口中间道的东西方向。阳春三月,走在三岔口村蜿蜒的山路上,满眼都是春色:小麦绿油油地生长着,杏花早已盛开,榆钱也长出了模样,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养殖,大有可为
沿着山路走进三岔口村深处,一排蓝瓦覆盖下,就是李中农的养牛场。
“我养牛已经三十多年了,一开始就养了两头,后来慢慢扩大,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李中农是三岔口村较早的养殖户,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后,他没有和其他村民一样出去打工,而是在家里搞起了养殖业。
李中农正在养牛场忙碌
如今,李中农的养牛场有600多平方米,养了70多头牛,一年有十多万元的收益。“一头牛要养成需要18个月,这期间要喂料,打扫卫生,还要防止牛生病,养牛也是个精细活,不容易”,李中农说。
“最高兴也最紧张地是生牛犊的时候,那几天基本上都是不睡觉,一直守着”,李中农说,因为牛犊生下来很弱,需要马上照料,“但是也很高兴,这就省去了买牛犊的钱,来年的收益也会更好”。
李中农和他身后的养牛场
牛粪是种地的好肥料,李中农的牛粪都是免费提供给村民们的,“谁家要了谁就去拉,这都不算啥”,李中农说“搞养殖,就是这样,不但有养殖的收入,也肥了地,对庄稼也好,在农村搞养殖,依然大有可为”。
养了30多年的牛,李中农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养牛专家”,农村的兽医少,其他养牛户有问题都来请教他,他都乐意倾囊相授,“养殖也要成规模了才可以,有这个氛围,大家才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
乡村更适合创作
当李中农执着于养殖时,三岔口村的返乡青年李东已经开始鼓捣起了“新鲜玩意”。
“我可以从早到晚不出去,一直在这里琢磨木雕”,在李东用车库改成的工作室里,他向我们说起做木雕的原因,“从小就喜欢琢磨这些,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但就是喜欢木雕,觉得这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业”。
家里的杏树下,李东自己做的秋千
正是因为太喜欢木雕了,李东放弃了在北京从事的健身教练的工作,回到了三岔口村。“在北京的时候收入还不错,但是可能是因为工作和生活都太有规律了吧,就想要点不一样的”,李东说,“回到村里做木雕一方面是因为父母年纪也大了,可以更好地照顾他们,而且村里的环境也特别适合创作”。
李东就地取材制作的盆景
在农村搞创作,除了环境好,还可以就地取材。李东指着桌上的盆景说:“这上面的木头还有石子都是我在周围山上捡的,平常没事的时候我就跑到山里去,既能激发出来灵感,也能捡到些好东西,一举两得。”
在自己家里,李东成立了“過木不忘”工作室,制作各种木雕。说起最得意的作品,李东指着前面的茶台说:“就是它,这个茶台的木料和石材都是我自己找的,采用的是传统的榫卯结构,没有一根钉子,我大概花了20多天才做好。”
在自己工作间忙碌的李东
在工作室的门口,有一件很大的未完成的茶台。“榆木都是从村里收的,这里的弯就是保留了木材原来的形状,茶台的台面还有做,整个做完得要1个多月时间,是有顾客订的货,得给人家做好了”,李东说,“先把品牌打造好了,以后就有更多的人找我木雕了”。
把“花馍”做成大生意
盛开的牡丹,娇艳的玫瑰、大大的寿桃、展翅的大雁、鼓鼓的福袋,当李向羽端出这些色彩鲜艳,千姿百态的“花馍”时,我们惊叹于它们栩栩如生的“花样”,以为它们和李东的木雕一样,都是艺术品,早已忘记了这些是可以吃的馍。
李向羽和她的“花馍”作品
今年47岁的李向羽,是新密市非遗“花馍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谈起三岔口村的“花馍”,李向羽的记忆被拉回了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正月十五的‘灯盏’,家家户户都用面做成生肖的小动物,中间留着空插一根蜡烛,小孩子们就捧着它们走街串巷,到正月二十一,就把这些‘花馍’吃了,希望能免灾异”。
后来,李向羽离开三岔口村到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工作,一直和粮油打交道的她,没有忘记家乡的“花馍”。她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入了,加上果蔬汁调色,用牛奶、鸡蛋和面制作的“福李居花馍”,色彩艳丽、形象生动,都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化智慧,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2021年,李向羽、花馍和新密三者再次联系到一起,那是新密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李向羽受到邀请,带着她的“福李居花馍”回到了新密。
新式的“花馍”
“我当时做了两种‘花馍’,一种是传统的‘花馍’,一种是改进后的颜色鲜艳的‘花馍’,没想到新式的‘花馍’在那次展示中被一抢而空”,李向羽高兴地说,“尤其是年轻人很喜欢,因为不但色彩和形状能吸引他们,口感也很不错”。
这次展示活动坚定了李向羽带着“花馍”回到三岔口村的想法。“‘福李居花馍’的根在三岔口村,我们村里几乎人人也都会做”,李向羽说,“希望到时候我们村里家家都做‘花馍’,乡亲们在家门口工作就能有比较好的收入”。
村民在制作闰月“大雁花馍”
新密民间有“闰月送大雁”的讲究,这让“花馍”打开了新的市场,也让李向羽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要做150多对大雁‘花馍’,有六位村民在这里边学边做,一个月能挣4千多块钱”,李向羽笑着说“现在,她们做‘大雁’比我都熟练”。
颜色鲜艳、造型多样的“花馍”
“我们现在也在拍‘花馍’制作的短视频”,说着李向羽拿出手机给我们看,“现在还在尝试,希望‘花馍’能从新密走到郑州,走向全国,到时候三岔口村就真的可以家家做‘花馍’了”。
三岔口村入村的道路正在整修,李向羽指着路边闲置的小学说,“到时候,我们打算在这里做一个体验馆,将‘花馍’、木雕还有村里的唢呐和石磨豆腐都在这里展示,让城里来的人体验我们的特色民俗,一定能吸引很多人”。
相关新闻:
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新实践⑤ | 数字化赋能,羊肚菌撑起“致富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