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帮富士康招工,也是在稳定供应链
郑州富士康的“用工荒”受到舆论持续关注。一方面是富士康“使出浑身解数”,提供了据称是“十多年来最好待遇”,包括30元的时薪和各类补贴,以确保旺季的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河南省多地要求发挥基层干部带头作用,带队支援郑州富士康,这也是政府接过招工“接力棒”,帮助企业在疫情下进行复产的新举措。
相关举措既是为了应对眼前困难,也有着更多现实考量。如今的富士康,面临的困难是多重的,既要在规模巨大的园区内做好疫情防控,又要应对上一波疫情带来的员工流失,眼下还面临着生产旺季的巨大人力需求。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仅靠企业提高薪资并不足以带动招聘,政府直接的助推具有必要性,更让我们看到了地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一定程度上,这体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
毫无疑问,保障富士康的生产,就是保障一条重要的产品供应链,更是推动全球供应链稳定。对于全球供应链来说,中国营商环境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当遇到突发疫情,出现市场调节失灵、劳动力供求信息严重不对称等情况时,“有为政府”的支撑作用就更加明显。可以说,这是中国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也是世界继续对中国投资环境充满信心的重要来源,苹果等跨国企业将供应链放在中国显然离不开这一重要因素。今年10月以来,外界一度对郑州富士康如期“交货”感到悲观,不少美西方媒体甚至以此作为例证唱衰中国。然而河南的做法恰恰证明了,中国政府支持制造业、稳定全球供应链的努力是实打实的。
正是由于当地政府积极作为,富士康获得丰厚回报。河南的人口优势、政策优惠极大地刺激了郑州富士康的生产能力,这样稳定而优越的投资环境,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全世界“独一份”。入驻郑州之后的富士康,在产能上明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高峰时期这里曾生产着全球半数以上的iPhone手机。2019年,富士康总营收达到创记录的1776亿美元,位居《财富》全球500强公司第26名。即便是最近受到疫情影响,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仍在本月10日明确表示,富士康将继续在中国扩张,明年资本投资的最大部分也将继续流向中国大陆。
合作才能共赢,互利才能长久。对郑州乃至河南来说,十余年来经历了与富士康的共同成长,受益同样明显。从2011年郑州富士康正式投产开始,郑州GDP在全国的排名几乎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到2020年,富士康贡献了郑州进出口总额的80%,河南省的60%。与此同时,郑州富士康的几十万员工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河南本地,有力带动了当地就业。除了经济上的直接拉动,郑州也因为富士康的到来,在电子产业上迅速形成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以及国际化的物流中心。近年来,不少郑州网友将家乡戏称为“国际郑”,其中不乏对一座中部城市走向国际市场的期待。
这其实是中国与外界共赢的一个缩影,它惠及富士康和郑州、河南,也为像苹果这样的跨国企业乃至世界供应链体系提供了持续的确定性。如今出现了影响工厂生产的不利因素,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自我调节,河南省和郑州市及时“出手相助”,激励生产,帮助郑州富士康度过“燃眉之急”,这不仅合情合理,也是值得鼓励的。目前郑州富士康方面称预计11月下旬可以回到满载产能,而招工也颇具成效——一些基层干部已经入驻科技园,而富士康招工现场报名火爆,目前仍有超过3万人在排队应聘。
正如富士康一名新入职员工所说:“困难是暂时的,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们希望河南方面与郑州富士康一起努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以实干和成效回应外界关注,而时间也将会证明一切。(本文系《环球时报》锐评,原题为:帮富士康招工,也是在稳定供应链)
金水区文化路一小开展“追寻红色记忆 争做时代先锋”红色故事线上宣讲活动
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经开区党群工作部组织全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收听收看二十大精神讲解课程
郑东新区龙湖办事处持续开展“扫街”“扫楼”专项行动 筑牢防线守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