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省联动话崛起·绿色篇

2024-03-29 20:40:51 来源:大象新闻

六省联动话崛起·绿色篇

中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集聚了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产业,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建设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如何破局?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中部六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共抓大保护,共绘美丽中部新篇章。

山西:昔日“煤老大” 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

山西长治台记者 王蕾均:这里是晋能控股集团一家煤矿调度中心,一个远程操作台,几块显示屏,工作人员动动手指,一键启动,井下的采煤机、运输机等设备就能联动运转,实现远程控制。

煤矿洗煤厂副主任 周建国:视线装置和图像装置共同识别源煤中的矸和煤,完全实现了这个智能化,把煤完全回收回来,更安全、更环保。

如今,这样的采煤场景在山西已经成为常态。目前,山西已累计建成124座智能化煤矿,布局30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先进产能占比81%。与此同时,山西全力打造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大力推进风光等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45.83%。“十四五”前三年,山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0.9%。

山西省能源局党组成员 侯秉让:一方面要加快建设煤炭绿色开采利用基地,另一方面要依托资源优势, 推进风电、光伏、抽水蓄能、氢能、地热能等多元化开发利用。

河南:能源逐“绿”补链 产业点“绿”成金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陶沄淏:山西的煤越来越绿色智能,而我们河南的煤也有了“72变”。这里是位于河南平顶山的平煤神马集团,我身边这些看似和煤毫不相关的产品,都在讲述着煤炭在中原大地上“再就业”的故事。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规划发展部副总监 余远航:我们依托自主研发的硅烷,芳纶等技术,将原料煤变身为附加值较高的硅材料、尼龙材料、碳材料等3大类,上百种煤基合成产品,多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煤炭也由以前的“按吨卖”变为“按公斤卖”“论克卖”。

在河南,类似的能源“变形记”正为传统产业按下转型升级“加速键”。瞄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聚焦从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转变,今年,河南出台全省重点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项目200个以上,培育升级省级绿色工厂100个以上,打造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全面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 李凯钊:下一步,我们将围绕“7+28+N”重点产业链群,培育建设绿色制造业产业链群,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健全绿色制造和绿色服务体系,推动全省重点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擦亮我省制造业绿色发展底色。

江西:转型蝶变 借“绿”突围

江西九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孟庆紫:池水清波荡漾、池中锦鲤成群、你能想象吗?这样“后花园”般的景色,来自一家石化公司的厂内污水排放观察池。在长江岸边,这家年加工原油一千万吨的化工企业,外排废水废气达标率以及固废合规处置率达100%,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绿色工厂。

2016年以来,九江石化全力构建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环保管理体系,“十三五”期间,污染物总量同比减排了71.2%。

江西九江石化总厂党委书记 九江分公司代表 谢道雄:全力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

眼下,江西还不断借“绿”突围,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在国内率先形成了锂资源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8%以上。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 李军: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推动生产方式清洁化、绿色化转型,以市场化方式推动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安徽:“碳”寻绿色制造之路

安徽芜湖台记者 柳青:这里是我国最大的水泥建材企业海螺集团的白马山水泥厂。我身后这两个巨大的银色球体是世界首条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环保示范项目,变‘被动碳减排’为‘主动碳捕集’,带动水泥产业从“灰色制造”向“绿色智造”转型。

通过技术改造、设备升级,不断为企业发展蓄势赋能,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十四五”期间,安徽还将进一步深化实施绿色制造协同升级工程,完善绿色制造体系,目标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5%。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 冯克金: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的《实施方案》,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我们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建设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湖北:从“化工锈带”到 生态绿带”

湖北宜昌台记者 韩婧雯:这里是位于长江岸边的湖北宜昌网红景点灯塔广场,几年前,134家化工企业还曾在这里列岸成阵,“化工围江”直接威胁长江生态安全。如今这些企业集体搬入新园区,开启了他们的绿色发展之路。

还生态以绿色,宜昌的传统化工产业也实现了从能源材料到高端装备制造的迭代,精细化工占比达40%以上,绿色化工成为宜昌首个产值突破1500亿元的产业。

近年来,湖北把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织密水地空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如今,湖北长江、汉江、清江干流水质提升并保持Ⅱ类,长江生态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监测处处长 刘爱华:在全省设置了279个水生态的监测点位,纳入规范化的省级网络管理,对于生态大省的建设工作提供坚强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湖南:“锰转型”里的新发展

湖南花垣台记者 田仁峰:我身后的这片茶山,原来是锰矿开采的核心区,经过生态修复,黝黑的矿山重披绿衣,新栽的茶树也迎来大丰收。

让矿山重新批绿的同时,花垣县联合高校攻克了锰渣资源化利用难题,将锰渣转化为建筑材料。去年,“锰三角”区域水系中锰的浓度下降了65%。

湖南花垣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 龙光平:规范开采冶炼,推动矿渣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实现战略资源安全利用,让“锰三角”真正蝶变为”绿三角”。

近年来,湖南加速新旧动能转化,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近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7.2%、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7.2%,绿色发展指数进入全国前十。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 刘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强攻坚、补短板、提质效,加快建设美丽新湖南。

绿色低碳不仅是中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中部六省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答“一道题”,共下“一盘棋”,“美丽经济”拔节生长,绿色已然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色彩。


中部六省如何逐“绿”前行?中部崛起·权威专访

作为我国重要的人口大区和经济腹地,中部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和任务。如何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来看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的解读。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中部地区在我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系统重要性,承担了十分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加大中部地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既是提升中部六省民众生活福祉,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为全国的生态安全格局做出中部地区贡献的必然要求。

当前中部地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当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对于产业结构偏重的中部地区来说,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或生态保护都不利于推进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客观上决定了,需要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上,去进一步的加大力度,加快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转型,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提高产业转出的这种效率,特别是要加大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的这种机制,那么真正去搭建起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通道。

董煜认为,建设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需要各省抱成团、手拉手,携手推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携手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的生态环境治理,共同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解决区域环境的突出问题。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注入更多绿色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