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记者刘溪若)12月18日晚间,武钢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控股股东武钢集团拟将旗下共有的一处商业地产物业出售,售价2.9亿元,而交易带来的收益也将为公司增利约8000万元。
新京报记者发现,在钢价持续低迷和供求失衡的行业颓势下,钢铁企业主业盈利困难,通过对旗下资产重组和转移已成为多家上市公司增厚业绩的主要手段。
2.9亿元出售旗下商业地产
作为国内三大国有钢厂之一的武钢,曾经因为养猪备受关注。
根据武钢股份公告,公司与控股股东武钢集团拟将共有资产——武汉市江岸区长青广场一座地产物业出售,出售价格为2.9亿元。该交易也将计入公司档期收益,预计会增加净利润约8000万元。
在外界看来,在国内钢企业绩下滑的大环境下,武钢此举是意在增厚业绩,“扮靓”年末财报。
“是否为了扮靓业绩,每个人都有不同看法。”昨日,武钢证券办的相关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该商业楼是2000年因债务抵押被武钢接收,归集团和上市公司共有,常年闲置,“此次出售房产主要是为了盘活公司资产,回笼资金。”
财报显示,今年1-9月份,武钢股份实现净利6.51亿元,同比大增98.4%。对于业绩“猛增”的原因,上述人士表示,“业绩高增长,是因为去年企业亏损面大,行业基数太低。今年市场稍有好转,业绩就迅速回暖。”
多钢企出招应对市场低迷
事实上,由于市场低迷,钢铁企业主业盈利越来越难,多家上市公司只得通过处置旗下资产增厚业绩。
今年8月,马钢股份发布公告,表示与公司大股东马钢集团签订协议,拟以38.43亿元向其出售部分非钢铁业资产,溢价率达31.39%。
上月末,山东钢铁公告称,将挂牌出售旗下两家子公司股权,其资产估值高达5.8亿元,该公司前三季度亏损1.28亿,一旦资产转让成功将录得2.7亿元的收益,让公司在年内扭亏成为大概率事件。此外,包括重庆钢铁、ST鞍钢在内的多家钢企,均有通过资产重组、设备折旧调整等手段增厚业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