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张嘉佳,是在韩寒今年运作的app应用《一个》上看到了他那篇令人惊艳的《老情书》,纯熟的文字运用、松紧得当的情节安排尽管已经很高超,但还是没有遮蔽掉故事里元气满满的情感包袱,看完后把故事贴出来跟朋友们分享,结果很多人也跟我一样在故事的结尾被定在一种情绪里,印象深刻。直到几天之后,我才反应过来,我们只是,从故事里看到自己。
后来去网上搜索张嘉佳的相关信息,发现他被很多人称为“微博上最会讲故事的人”,曾经在微博上老老实实地做过一个睡前故事系列,那些灵动又朴实的小故事曾经在深夜里结实地安慰过很多人的心灵。所以,今年,当这本收录了睡前故事系列中大多数故事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正式出版时,受到很多年轻读者追捧也就不再是奇怪的事。
有评论家把1980年出生的张嘉佳比作小说界的周星驰,说他总有办法让读者从故事中的小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然后在笑中带泪的情感波动中终于情绪失控。于是,我在《老情书》的震撼余波中带着一半好奇一半不信邪的心态,找来这本《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开始读《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午后,某职业资格证年审培训的教室里。当主讲的老师先是文不对题地离当天拟定的讲课主题越来越远,接着干脆放弃讲课内容吹嘘起自己的经历跟头衔时,我终于忍无可忍地翻开iPad里的电子书,偷偷遁入另一个世界。读到张嘉佳说有时候看一个人讲话,其实讲话方式比内容更能反映这个人的意图时,我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台上高谈阔论的讲课人,深以为然。于是忍不住把刚才读过的一段又狠狠读了一遍。读到张嘉佳写自己跟姐姐表面上互不相让私底下却又互相体谅,直到姐姐因为车祸去世弟弟痛不欲生时,我果真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于是,抬头很认真地听台上老师海阔天空了十分钟,成功把眼泪逼了回去。又读到张嘉佳跟一帮损友的各种趣事时,我得非常克制才不至于笑出声来。就这样,我在现实跟书的世界中来回切换,到台上的老师终于炫耀完他亮光闪闪的个人履历时,我也成功读完了这本相当不赖的书。
虽然不是每篇故事都是经典,但那些打动我的故事令人难以忘怀。后来,一个年轻的朋友和我探讨这些有血有肉的故事到底是否是真事,我说:“这已经不重要了吧?”我的解释是,真真假假的故事里,最终打动我们的,是那一片片掺在故事里的真实感情,有绝望,也有希望,更多的则是在绝望中一点点滋生出的希望。还有什么是比这种切实感更能牵动人心的呢?
(葛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