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图:“院校蓝军”指挥员与红方指挥员一起研究战局。徐 辰摄
-改革浪奔潮涌。古城南京,我军组建的首支“院校蓝军”与各路劲旅过招比拼,以全新的演训模式试水趟路
-一年多来,这支“院校蓝军”陆续与来自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军区以及空军等全军具有代表性的6个作战师旅展开6次演练对决
-这支“院校蓝军”,由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专家教授和作战指挥专业中培班学员组成,他们深谙部队演训之弊,找痛处痒处打,找要害软肋打——
打掉了“败不起”的思想包袱,打出了敢于正视问题的勇气
演练未展开,“序曲”跑了调。
总部刚刚做出演练部署,一个个“探风”电话就纷至沓来。电话内容如出一辙:“手下留情,多多关照。”
学院原以为这不过是一种客套。然而随着演练时间的靠近,类似情况愈演愈烈——打着师生情、战友情、同学情、老乡情的旗号,递条子、打招呼、套近乎的电话和短信越来越多,有的直接登门拜访,话里话外探虚实。
一系列“想赢”的举动,引起了“院校蓝军”的警觉。
学院军事训练系训练考评教研室主任汤立泉,曾参与和导调过部队近百场实兵演练,他对这种现象有点“见怪不怪”:“研究战法少,研究演练规则多,以钻规则的‘空子’赢得演练,是一些部队的老做法。有提前在演练现场预置兵力‘出奇制胜’的,有突破规则私自增加演练兵力的,也有把士兵化装成‘老百姓’到对方阵地打探情报勘查地形的……”
以查找问题、提升能力为目的演练,缘何从一开始就“变了味”呢?细究原因,学院进一步发现,一些部队的对抗演练,尤其是全军关注的大型对抗演练,参演部队有着太多的思想顾虑:“不愿败”“不敢败”“败不起”!一位师参谋长曾向导演部透露心迹:“一旦打输了,没脸向上级交待,没脸向官兵交待,更没脸向部队几十年的光辉历史交待,甚至个人进步都可能受到影响……”
军人生来为战胜。为荣誉而战、为胜利而战应当提倡和鼓励,但通过违反演练规则的“小动作”赢得胜利,肯定是错误的。动员会上,总导演、学院院长王培态度坚决:指挥对抗演练,不仅要打出信息化战争的真实与残酷,更要打出与现代战争相匹配的过硬作风!
“打赢先打假,治训先治虚。”导演部的鲜明态度,得到了参演部队所在军区和集团军的大力支持,双方着眼扼制不良演练作风展开深入交流,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堵”“疏”措施:完善对抗规则,强化演练纪律,杜绝任何有关演练信息的“跑冒滴漏”;树立“淡化输赢成败,重在检讨问题”的演练指导思想,着眼问题训,紧扣问题演……
从此,6次对决,自始至终完全按实战要求演,按演练规则演,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每役结束讲评,双方坦承不足,不搞半点粉饰;深挖问题,没有丝毫遮掩,优点讲够,问题讲透。
打掉了剧本式的演练套路,打出了“眼红冒汗”的实战状态
首场演练,红方指挥员怎么也没想到:演练开始不到10分钟,自己的一个师指挥所、两个团基本指挥所竟然被“蓝军”打掉了!
“战斗命令刚刚下达,我们还在召开作战会议,蓝军的炮弹就‘轰轰’地落下来了,哪有在召开作战会议时就偷袭指挥所的道理?”红方指挥员气呼呼地找导演部“理论”。
“演习命令一旦下达,作战双方的对抗就已开始,敌人哪会等你摆好了阵式再开打?”总导演、学院王培院长一句话噎得他满脸通红。
像这种对抗刚开始,红方就已陷入困局危局的情况,在6次演练中并不少见:有的正在进行作战动员,阵地已被“蓝军”打得千疮百孔;有的部队装甲力量刚一露头,就遭到“蓝军”精确炮火打击;更有的一上来就被“蓝军”打蒙了,阵脚大乱……
问题出在哪儿?导演部与红蓝双方一起仔细分析危局困局出现的原因,结合部队以往演练套路提出的3个问题,让参演部队面红耳赤:
——演练尚未开始,“脚本”已经形成。从战斗动员到演练总结,从会议发言到指挥口令,到什么点做什么事、下什么口令讲什么话,“脚本”上都一应俱全;
——组织战斗靠会议,战斗实施听口令。演练中,对抗双方关注的不是如何用战法谋略制胜,而是如何按流程做到每个阶段要素齐全、整场演练流畅好看;
——对抗双方狭路相逢,以往红方总是英勇无敌、一往无前,蓝方总是陪练陪打、一触即溃。本应是殊死搏斗的双方,俨然成了配合默契的合作关系……
现象有根有据,答案掷地有声:按固定的套路“走台步”“念台词”,那是“演为看”;放弃剧本式的演练套路,打条令上找不到的仗,打对方意想不到的仗,打实验室模拟不出来的仗,那才叫“练为战”!
6场演练中,一个个困局危局残局接连出现,逼着红方丢掉套路,放弃“脚本”。首场演练,痛失3个指挥所的红方幡然醒悟,迅速下达电磁干扰、情报侦察、火力拦截等指令,很快稳住阵脚,并展开有力反击;几乎丢掉全部装甲部队的红方毫不气馁,迅速依据“蓝军”炮火判明阵地位置,特战分队迅速行动,一举端掉了“蓝军”炮阵地。
6场演练下来,参演指挥员无一不是满嘴起泡、双眼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