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儿子康大选(左)和康建平老人(右)
图为康建平老人在抗战时的记录笔迹
康建平,1922年出生于河南巩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9年来到鹤壁支援建设,1984年离休。8月20日,在鹤翔西区家属楼,记者见到了正在做针线活的康建平老先生。
由于天气炎热的原因,一进门看到老人着装很清爽。见到记者,老人很严肃的训斥儿子为什么不提前告诉他记者要来,穿这样子很不尊重记者。康建平的大儿子告诉记者,父亲虽然腿脚不便,听力下降,但思路非常清晰,并且是一个很注重礼节的老人。
从不向组织提要求
“我父亲从来不向组织提一点点要求。在孟良崮战役中父亲摔伤,转业一年后左髋骨上方长了个茶杯大的脓包,当时就诊时查出有17节椎骨有问题,医生说可能一辈子都要躺在床上,可是父亲相信自己可以战胜病魔。在医院治疗了三年能从床上站起来,父亲就要求出院。他说,‘我不想后半辈子靠国家养,花国家的钱心疼。就算出去看大门也是为国家做贡献,我还年轻即使残疾也依然可以为国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个时候,哪怕自己的坎儿比较难过,也会向领导和组织说自己能行。多次上级要求升职涨工资,他都拒绝了。不要残疾证,不升职。他说,‘我是一名普通老兵,党只给了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却没有给我搞特殊化的权力’。父亲的热心肠、低调,永远保留着战争年代的一股子冲劲和韧性,生怕给组织找麻烦。” 康建平50多岁的大儿子康大选说。
永葆本色 十万字回忆自己的战争年代
就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主人公石光荣,康建平老人似乎一生都没有走出革命战争年代。
“父亲喜欢写作,参加抗战时就开始拿起笔杆记录他想写的话,直到现在仍然保留着那时候的笔迹”。从2005年开始,康建平每天坚持写1000字左右,孩子们帮他搜集资料,改错,打字。2012年完成了一部十万字左右的《风云录》。康建平老人告诉记者:“我是革命战争的幸存者,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很多战友都牺牲了,作为一位幸存者我很珍惜,我想把我的经历写出来,希望后代不忘祖先,不忘历史,不忘祖国。”
遗体是最好的医学课本
1959年,按照上级的安排,康建平来到鹤壁。“荒山坡,老狼窝”,这是许多援建鹤壁的外地人对鹤壁的第一印象。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鹤壁市卫生学校在这里成立了,康建平担任第一任校长。在医疗机械简陋的条件下,卫生学校老师开设了门诊,为附近百姓免费治病。就这样,康建平他们培养了100多位医学人才。随后几十年,康建平先后到其他部门工作,1984年离休。
康建平老人告诉记者,由于在卫校工作过,他深知“遗体是最好的医学课本”,对于医学院学生来说,解剖是必学的课程,如果没有标本根本无法更深入研究学习。可是由于受“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影响,国人对遗体捐赠的愿望较低,供医学院学生学习的标本非常稀缺。为了能帮助别人,康建平老人决定捐献自己的遗体。为此他曾联系过他的一些学生,但被告知鹤壁市目前没有能够接收捐赠遗体的单位。
康建平老人希望通过大河网能够帮助联系上可以接受他捐献的遗体和器官,完成他的“中国梦”。捐赠遗体后,康建平老人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我的遗体被使用三年后,火化掉,然后把骨灰交给我的孩子”。(记者 王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