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郑州——中国农耕文明的曙光

2013-08-17 01:17:20 来源: 郑州晚报
字号  

    ■核心提示

    “重读郑州”:无论你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郑州老居民,还是移居郑州的都市新人,你对脚下这片土地的亘古与前世了解几何?在它厚厚的古遗址下,沉积着怎样的金戈铁马、灿烂文明?近日,在郑州召开的中国晚报协会2013年会长会议上,“郑州:中华民族最早文明之地”引起全国晚报总编辑的极大关注和共鸣,也成为会议之外热议的话题。郑州,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知和再次打量。中原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中原手机报》和所属媒体官博、微信及全媒体集群,今起将开设“重读郑州”栏目,以此梳理作为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进程中的历史文明、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穿越时空深处的一个个“郑州记忆”。本栏目将追溯郑州夏商周文化之绝唱,对话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仰望5000年的黄帝史诗、追寻3600年的不间断城市史……历史长河之灿若繁星。栏目将带你重读郑州、发现郑州、认识郑州,激发你热爱郑州、奉献郑州,找寻郑州人心中最软的情怀,释放郑州正能量,打开历史记忆之窗。“重读郑州”,破译八朝古都历史宝库的层层密码。古老的城市之光,穿越风尘,照耀未来。

    本栏目面向广大市民征集相关素材。你可以将精彩的故事(2000字以内)写好后直接寄给我们,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新闻线索,我们会派记者前去采访。栏目刊发文章将结集成书出版,同时我们也征集对本报已刊发过的人文地理拍成微电影(10分钟以内)的爱心企业和个人。所拍微电影将在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集群播放和报道。

    我们期待你的加入,我们需要你的分享。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电话:67655583 邮箱:zzrbszbb@163.com  QQ:15361384  微博:http://weibo.com/zzwanbao 微信:zhengzhouwanbao

    “新郑大枣甜似蜜”、“渴饮礼泉饥食枣”,新郑最有名气的就数大枣了,它甘甜的汁液早已融入了中原人的生活,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而新郑种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

    1978年,在发掘裴李岗文化遗址时,发现了8000年前的碳化枣核,说明当时在新郑一带,先民们就已开始种植大枣。

    裴李岗遗址位于郑州新郑市西北约8公里的裴李岗村西,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

    1958年前后,裴李岗村民在耕种土地时,发现石铲、石斧、石磨盘等遗物。后又发现其他此类遗物。其中石磨盘和石磨棒的制作非常精致,引起考古界的注意。

    1978年到197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开封地区文管会先后在新郑裴李岗遗址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挖掘,发现了大量墓葬、陶窑、穴居房基等文化遗迹及石铲、石磨盘、石磨棒、陶壶、陶碗、陶纺轮、骨针、骨锥等各类器物,确认该遗址为距今8000~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而此前,人们所知中原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仰韶文化,为距今7000~5000年前。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介绍,“带足石磨盘是裴李岗文化最特别、最典型的标志性器物。锯齿石镰是农业收割用具,是裴李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

    “再一个是裴李岗的陶塑猪头等陶器,是中原地区陶器生产的鼻祖,说明有可能裴李岗村民已经开始养猪,开始有了家庭的概念。这些有造诣的陶塑艺术品,也说明人们有了精神层面的追求。”顾万发说。

    谈到裴李岗遗址,市文物局局长阎铁成如此阐释,“8000年前,当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还处在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在郑州新郑裴李岗这片土地上,先民们已经开始安稳的农业定居生活,他们能够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种植粟类等作物,利用石磨盘和石磨棒给谷物脱壳,利用陶器加工食物,创造着灿烂的中原农耕文化。”

    大量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的发现,充分证明当时农业生产已是氏族生活的主要来源。

    裴李岗文化的陶器,是中原地区陶器生产的鼻祖。裴李岗文化陶器的代表性器物有壶、钵、碗、盆、鼎等日常生活用具。此时的制陶技术既表现出原始性,又有其进步性:原始性表现在陶器形状比较简单,制作也显得粗糙,胎壁厚薄不匀:但裴李岗文化陶器已是成型的器皿,它对研究我国陶器的起源发展以及农业的起源和早期人类社会状况,都是十分宝贵的资料。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尚新娇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