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聚焦两岸电商"淘金":跨境交易障碍颇多 但绝非无解

2013-08-14 08:4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8月14日电 随着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两岸经济合作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在昨日召开的2013年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上,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表示,跨境电子商务打开了一个新的网络经济圈,让台湾电商对大陆市场有了更多的是期待与渴望,但发展背后仍面临着网络自费、安全认证等多方面的问题。

  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内地网上零售总额达1.3万亿元人民币,网购用户占互联网网民比例的40%,网民平均年购买与发达国家60%-80%的占有率仍有不小差距。但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表示,大陆的电子商务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传统企业融入互联网领域就成为大陆互联网近几年发展的一大特点。

  大陆的电子商务市场成长速度惊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特别是台湾业者具有文化、语言、距离等各种优势,大陆消费者对台湾制造的产品及服务更是情有独钟,形势看好。

  此外,今年6月,两岸签署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就放宽了台资入股大陆电商企业比例限制,使得台资拥有更多机会参与大陆市场。未来,两岸不仅应打通网络经济,更应将网络与实体经济彼此联系,避免单打独斗。

  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两岸贸易中的潜力股。但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横跨两岸的没有一个像样的具有品牌的电子商务平台。对此,凤凰网副总裁皱明认为,因为这是初级阶段。

  邹明表示,谈论两岸电子商务的问题不在网上,而在网下,建一个电子商务的平台,互联网上分分钟的事,因为一切的技术手段都是现成的。所以探讨两岸商务包括经贸发展,互联网这块不在网上,而在网下。网下什么问题呢?无非是政策问题,税收问题,海关问题,金融问题。

  台湾网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游士逸也赞同邹明的话,他表示“两岸有很好的电商基础,应该有更多的合作。”他还称,两岸有关部门和业界应创造条件,让台湾的“线下”和大陆的“线上”尽快通起来。

  不过,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却认为,除了政策问题外,跨境电子商务仍面临着信息化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保护等多方面问题。董宝青表示,董宝青继续称,“比如关于网络的连通性问题、网络带宽问题、网络资费问题、网络经营执照问题、网络空间安全认证技术等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发展电子商务中所涉及到的跟ICT技术直接相关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致力于去推进和完善的地方。此外,还有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打击犯罪的问题,保护个人隐私的问题,保护商业机密的问题等等,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全社会去关注、去研究、去完善这些制度环境建设。” (中新网IT频道)

[作者:姜莹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