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硬件创业潮来袭 “中国创造”面临“翻身”机遇

2013-08-13 07:06:0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字号  

  就在几年前,互联网创业圈的时髦主题仍是“软件为王”,硬件常常被视为高投入、低利润的夕阳产业。然而,就在最近一两年,越来 越 多 的 创 意 开 始 在 硬 件 行 业 涌现: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机……其中不乏大量的软件生产企业,甚至不少“行外人”也开始尝鲜硬件设计。

  为什么硬件突然火了?业内专家认为,这是互联网渗透至硬件、乃至各行各业带来的必然趋势。在这一浪潮中,涌现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中国原创品牌,“中国创造”面临巨大的“翻身”机遇。

  “酷”产品层出不穷

  近期,硬件“酷”产品还真是不 少 , 国 内 外 开 发 者 跨 越 各 行 各业,而所推出的硬件也涵盖了各个门类,售价普遍“亲民”。

  美 图 秀 秀 近 日 推 出 “ 自 拍 神器”M eitu K iss手机,售价2000余元;国外的一款图片分享软件应用Instagram则宣布于明年推出相机,内置Instagram滤镜,并能够快速将照片打印出来,售价299美元。

  涉足硬件圈的还有娱乐帝国迪斯尼,近期在北京发布了充满动画元 素 的Magic1系 列 手 机 , 售 价1999元;英特尔首款开源个人电脑“Minnow B oard”也开始在多家在线网店售卖,售价199美元。

  另一款被业内人士赞不绝口的创新产品则是谷歌的C hrom ecast电视棒,这款售价35美元的产品可以插入电视机的H D MI接口,播放网络视频。

  这股硬件创业潮流中,有大腕级企业,更多的则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杰澳电子技术开发的“智能 插 座 ” 能 够 让 使 用 者 凭 借 网 络“云服务”远程控制家里的开关,设计者刘宗孺告诉记者,为了节省成本,他开发的所有产品都是通过“众筹”模式发布的,也就是网站向公众筹集资金的融资模式,已经有好几家商贸企业和风险投资人通过网 站 找 到 他 订 货 以 及 提 供 资 金 支持。

  国内首家众筹网站“点名时间”C E O张佑发现,众筹网站平台上,智能消费硬件产品的创业者越来越多,为此,“点名时间”还专门在前不久举办了一个以智能消费为主题的众筹大会。

  小公司是这波硬件创业潮的重要 力 量 , 为 支 持 更 多 创 客 梦 想 成真 , 曾 投 资 智 能 手 表P e b b leWatch和3D打印公司MakerB ot的咨询公司D ragon Innovation计划将最近获得的230万美元融资用于帮助硬件创业公司做好推广和融资。

  引爆新一轮互联网革命

  记者就硬件创新风潮采访了多位创业者、企业家和学者,业内人士认为,纵观近年来涌现的硬件产品,可以根据背后的动力分为三种类型:

  首先,由技术本身催生的硬件发明,如3D打印机、谷歌无人驾驶 汽 车 、 自 行 车G P S导 航 车 头等,这些产品背后,互联网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不能通过网络随时“定制”设计、进行G P S定位,产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第二,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的技术发展,IT企业纷纷探索“软硬+结合”的融合发展模式以粘住顾客。苹果手机就是最典型的成功者,通过一系列软件服务将用户牢牢吸引。此外,美图秀秀开售手机“自拍神器”,图片分享软件Instagram推出实体相机等,以及微软、小米、阿里巴巴等纷纷推出“互联网手机”,都是出于这种考虑。

  第三,对于各种非IT行业来说,由于其互联网化程度的加深,一些原本与互联网看似毫无关联的企业,也不得不借由“软硬结合”的模式实现产品的升级。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指出,这一个革新将颠覆诸多传统行业的产品开发、生产和营销模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耐克公司去年推出的运动手环F uelband,内置感应器,通过自动感应手腕的动作传导跑步、散步、跳舞或打球的时间、卡路里和步数等信息,并展示在L E D点阵显示屏上。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则推出了“移动互联血压计”以及移动安全管家、婴儿看护等一系列“硬件+软件”的产品。

  “硬件创新潮和过去的软件创新是一以贯之的,背后的逻辑都是互联网化,只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硬件也联网了,因此加深了智能化程度,对各行各业都意味着机遇和挑战。”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毅告诉记者。

  刘毅认为,未来,大数据的应用将进一步普及,因此,“硬件+软件+云”将成为诸多企业的发展方向。“互联网程度加深了,云端产生的海量数据必然发挥价值,比如,运动手环记录健康情况,人们能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其中肯定蕴含商机。”

  从“山寨”到原创的突围

  硬件创业潮中,中国企业崭露头角,有的声名在外,有的“闷声发大财”,更多企业仍处于埋头苦干的创业期,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企业的崛起或将终结中国IT产品制造的“山寨”时代。

  负责引入创意消费品的北京创酷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经理李安认为,随着国内互联网生态发展日益成熟,相关知识的获取成本、硬件的生产成本都在降低,都在为“中国创造”注入活力。

  首先,开源硬件日益风行,使得国内开发者的眼界不逊于国外同行,国外技术垄断优势不再明显。24岁的济南小伙姜斐祚去年推出了自己团队开发的3D打印笔,他告诉记者,正是利用开源硬件社区的知识和人脉生产出了这款产品。

  其次,中国集中了大量硬件生产商,产业链完善,大大降低了硬件生产成本。

  此外,融资模式的创新为硬件开发提供了资金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通过“众筹”模式融资,即面向公众筹集资金。众筹网站“点名时间”上,有大量的硬件创业项目,包括智能灯光系统、智能插座、智能电源等各种产品。在国内,众筹网站仍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气候;而在国外,众筹模式已经影响了产品的研发,不少公司都是先将产品发布在网上,网友预付产品费用后,公司根据网友建议最终敲定产品方案。

  机遇固然存在,但创业必然不是轻松的过程。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川近日出席北京的一个产品沙龙活动时,提醒智能硬件创业者尤其注意供应链问题。当初,液晶屏供应商不相信小米能够顺利出售产品,都不愿意为其供货,小米历尽万难才取得了供应商的信任。

  李安同时指出,中国的硬件智能消费品在外观设计、用户体验方面仍然与国际同行有一定差距,这是“中国创造”需要发力的地方。

[作者:姜莹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