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零售行业与互联网的竞争,说难听点,就像在机关枪面前,太极拳、少林拳是没有区别的一样,一枪就把你崩了。”这是马云的狂言,表达了电子商务开放平台对互联网的狂热。
“面对苏宁的互联网零售战略,我们既不能左倾地认为要舍弃店商、发展电商,更不能右倾地认为要保护店商、遏制电商,店商+电商=苏宁云商,实现云商的根本出路在于店商的互联网化。”这是张近东的宣言,表达了传统企业携成熟经验驶向电商快车道的心愿。
马云也好,张近东也罢,发人深省的狂言也好,语重心长的宣言也罢,企业家的酣畅淋漓掩盖不住CIO们的爱恨交加。因为互联网的颠覆性创新必须建立于CIO们“毫末”、“垒土”之上,电子商务的深刻变革必须借助于CIO们的持续性创新来实现。这一切,纠缠着CIO们的心,寄托着CIO们对电子商务化的怕与爱。
爱因斯坦错误与马王对赌
一旦两个量子粒子发生纠缠,当一个粒子发生变化,立即在另一个粒子中反映出来,不管它们是在同一间实验室,还是相距数亿万年。这种类似于心灵感应的现象被物理学界称之为“量子纠缠”。由于它像“幽灵一般的”神秘,由于它像科幻小说一样奇异,甚至有人称之为“上帝的效应”。
正是因为量子纠缠太神秘、太奇特,爱因斯坦认为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确,一些学者寄希望于借助量子纠缠理论研究出无法破译的密码,设计出能在大海中捞到针的计算机,它关注的是远距作用,强调的是相关性。而爱因斯坦是不相信随机性的,他觉得在所有观察到的现象背后应该存在一个严格的因果过程。
量子纠缠产生的“可怕的远距离效应”,挑战着爱因斯坦“世界到底由什么组成”的观点,以致爱因斯坦曾愤怒地说:“无论如何,我们深信上帝一定不是在掷骰子。”
这是爱因斯坦很少犯的——也许是最大的——错误之一。如今,类似的争论出现了现实版。2012年12月12日,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与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就“十年后电商在零售市场份额能否过半”的话题设下了亿元的“赌局”。
马云有自己的依据,这不仅有淘宝在“双十一”创下的191亿元销售奇迹,还有阿里巴巴的“商业帝国”。用马云的话说,淘宝实际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生态体系,它包括五个组成部分。一是信用体系,解决了社会信任缺失的问题;二是“银行如果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新金融体系;三是社会化大物流体系,比如不久前启动的“智能物流骨干网项目”;四是符合长尾理论的、集纳众多中小企业的业务平台,五是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为基础的大数据。
王健林有自己的底气,这不仅是商业存在2000多年的普遍法则,还有新旧商业模式互相影响、互相汲取的进化论思想。王健林信心十足地强调,所有新的商业模式出来,必然对传统模式形成冲击,但是,传统模式的生命是最坚强的。
如果说爱因斯坦与量子纠缠的对决,实质上是“世界到底由什么组成”理论与“远距离效应”思想的博弈,那么马王对赌,实质上是“虚拟经济纵横捭阖”与“实体经济开疆拓土”的博弈。这种对决或对赌不因主角的退出而消失,这种博弈不因一方的胜出而结束。在现实生活中,电商纠缠如同量子纠缠,生生不息,创造者一个 “在大海中捞到针的计算机”一样的神奇故事。但是,正如量子纠缠让爱因斯坦愤怒却又在批驳中促使其走向成熟一样,电商纠缠也让传统企业的CIO们又怕又爱,并在虚拟与现实的互搏中推动其向前发展,进而重新找到CIO和IT部门的定位。
量子力学固然是壮丽的,我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却告诉我,
它还算不上是真实的。这个理论说了很多,但是并没有真正让我们更
接近上帝的秘密。无论如何,我们深信上帝一定不是在掷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