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3项国家级非遗档案将入藏上海闵行档案馆

2013-06-09 14:07:00 来源: 新闻晚报 
字号  

  “乡下姑娘想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勿像,刚刚学来七分像,上海又在换花样”,“七人八主张”……这些沪谚,你可耳熟?今天上午,闵行区“非遗”办整理的沪谚、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马桥手狮舞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将入藏闵行档案馆。

  闵行“非遗”保护中心的退休职工张乃清表示,沪谚源自1914年陈行镇(现浦江镇)地方绅士胡祖德编撰的《沪谚》和《沪谚外编》,汇聚了大量的上海地方语精华,语言幽默、富有哲理,至今还有很多仍在流传。

  马桥手狮舞可以追溯到明代,马桥镇人每当新春元宵时爱手提狮子灯行街,由于街道狭窄、观者拥挤,提灯人需要用竹竿撑起狮子灯手舞足蹈,“手狮舞”渐渐产生,目前已是全国十余种手狮舞中唯一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20世纪初,城隍庙大街(今方浜中路)、五马路(今广东路)、六马路(今现北海路)一带集聚了几十家乐器作坊。 1956年公私合并,上海民族乐器厂成立,此后两三年,民族乐器厂的主体,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又搬迁至闵行。 2008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敦煌”牌二胡、古筝、琵琶荣获“上海市名牌产品称号”。

[作者:刘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