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出租车不能只涨价不改革

2013-06-07 07:16:0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字号  

    北京市6日公布出租车调价方案:起步价调至3公里内13元,基本单价为每公里2.3元。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兼顾乘客承受力和驾驶员增收,选择了调整幅度相对较小的2.3元方案,并将提前4小时以上预约叫车服务费由听证方案中的每次8元降低为每次6元。此外,早晚高峰期间低速行驶等候费每5分钟加收2公里租价,其他时段加收1公里租价。

    网民认为,出租车涨价不能全让消费者买单;解决“打车难”的关键是改革出租车行业的体制性瓶颈问题。

    涨价为何全让乘客买单

    不少网民认为,出租车价格调整让消费者买单的做法,不能解决打车难。网民“1956789”说,现在打车难,一是出租车数量少,二是出租车份子钱太高,三是管理不到位。如果不解决以上三点而是简单涨价,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署名“信海光”的博客说,北京这次出租车调价就是要解决打车难的问题,而打车难有两个原因,一是出租车少,二是道路拥堵。涨价毕竟不能解决拥堵问题,也没有为市场增加一辆新出租车。

    还有网民针对新增加的“等候费”表示质疑,认为该项费用设计的初衷虽然是想让出租司机在交通高峰时积极拉活,但其增加的费用全部加在了消费者身上,这种做法欠妥。

    让司机增收不如降“份子钱”

    网民指出,刚刚出台的方案并未触动此前最受争议的“份子钱”问题,这让人体会不到出租车行业改革的诚意。要想真正提高的哥的姐收入,不能单从乘客身上“揩油”,而要向“份子钱”开刀。

    署名“维扬卧龙”的博客说,调整份子钱,把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和挂靠公司的收入挂钩起来,才能符合市场规律,乘客打车难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如果出租车公司不肯下调份子钱,那就放开出租车公司的经营权,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现在死保出租车公司的利益,不肯降一分份子钱,反而提高乘客打车成本,这是在变相将可打的可开私家车的都逼去开私家车,不是更给道路添堵么?

    应靠改革解决“打车难”

    网民指出,解决打车难的法宝不是涨价,而是彻底改革出租行业的体制性瓶颈问题;此外,大力发展交通系统也是解决打车难的关键。网民“史仲文”说,不改革,只调价,无法解决打车难。

    署名“雷颐”的博客说,北京的出租车其实是行政垄断行业,出租车公司是在政府特许之下的垄断经营,但主要获益者却不是政府,而是公司所有者或管理者。如果放开市场,通过考核、竞争使符合条件的个人获得出租车的运营权,公司的“份子钱”就算不取消也会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自然下降,得益的将是整个社会。

    网民还指出,打车难是综合性问题,在调整出租车租价的同时,政府应大力建设公共交通体系。不堵车了,出租车司机高峰期不拉活的现象也会相应减少。

    (记者 于璐 整理)

[作者:种卿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