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粽子脱“贵族马甲”和百姓套近乎 平民价格成主流

2013-06-05 11:22:00 来源: 荆楚网 
字号  

图为:粽子市场迎来销售旺季

  粽子脱“贵族马甲”和百姓套近乎 平民价格成主流

  6月12日,一年一度端午佳节又将到来。

  今年的节庆市场,五花八门的粽子,有哪些口味迎合您的味蕾?在前期禽流感的影响下,我们会不会吃到高价咸蛋、皮蛋?绿豆糕,已经由节令食品变身为一年四季常有的品类,它的“去端午化”,是否会影响您对它的盼望?

  今起,本报推出“品味端午”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商家为了抢占销售先机,已着手开始吆喝。

  与往年动辄推出1888元,2888元的高端礼盒相比,今年的“粽子大战”把大众化人群作为消费主力军,豪华粽、天价粽今年比较少见,

  今年,武汉本地产的“汉粽”市场份额提高,在外地品牌的夹击下,市场份额从三成涨到了近五成。

  市场

  武汉人更爱吃咸粽子

  今年平价粽子当主打,甜咸大战中武汉人更爱咸粽清水粽,鄂菜入粽抓住本地人口味。

  在各大超市里,今年上市的粽子品种繁多,消费者选择的空间很大。除了本地品牌五芳斋、扬子江、玉和、玉佳等品牌上市,外地品牌如杭州五芳斋、思念、三全、冠生园等品牌也十分齐全,价格从六七元到十几元一斤,三四十元到一两百元一盒。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市民还是更加倾向于购买传统口味的粽子,如红枣绿豆粽、板油豆沙粽、透味鲜肉粽、火腿粽等。往年闹得欢腾的水果粽、海鲜粽、抹茶粽等今年低调了很多,上架的种类和数量都十分有限。

  在口味上,汉产粽子每年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更新。武汉扬子江乳业食品有限公司方面介绍,今年该品牌新增了莲藕排骨粽、干豆角烧肉粽等品种。武汉五芳斋则为“三高”人士准备了“无糖粽”。

  扬子江食品董事长梅红运说,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他认为,现代人在饮食方面开始注重健康、清淡,馅料不油腻的粽子更得人心。

  往年上千元一盒的天价粽子已不见了踪影,今年不少超市和饼屋的礼盒装粽子最贵的也不超过500元,一两百元的礼盒装成为主推产品。“买一个粽子最多也就几块钱,往年礼盒装的粽子太贵了,今年来超市一看,确实价格亲民了不少,比较实惠。”正在礼盒专柜挑选粽子的秦女士告诉记者。

  价格

  今年粽子成本上升了

  据本地多家粽子加工企业透露,今年的粽子比去年略涨一成,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制作粽子的糯米、糖、油、各种干果、肉类等原材料成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所以最终导致粽子价格上涨5%至10%。

  “并不是所有品种涨价,在稳定总体价格的情况下,提高了部分单品的价格。”五芳斋总经理张永利介绍,作为粽子的专用包装,粽叶的价格涨幅较大。

  另外,由于包粽子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原材料相比,人工的涨幅让企业感到有压力。扬子江销售经理徐祥松称,每年端午时要聘用200多位兼职员工,高峰期一天要包12万只粽子。

  武汉五芳斋总经理张永利也称,从4月份开始,包粽子的一百多个兼职员工就陆续到位,包粽子是计件工资,包一个只有5分到1毛钱,到了旺季时工资会上浮。“这是个手艺活儿,愿意干的人不多,企业的利润也薄,今年水电调价后也增加了成本。”

  品种

  省内外粽子品种繁多

  几年前,汉产粽子份额仅占三成左右,今年汉产粽子收复失地,在本地市场份额已涨至五成。

  目前在武汉市场上,外来粽子多为江浙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企业生产,以虎头粽为主,馅料突出咸鲜。而湖北多产三角粽、菱角粽,主要以清水粽为主,加以馅料突出本地风味。

  业内人士分析,本地粽子在掌握本地人口味上有优势,并且在用料的质量上也较有保障,毕竟不能砸了老字号的牌子,汉产粽子收复失地也说明老字号的传统口味市场潜力仍很大。

  营销

  网上买粽子渐成趋势

  在粽企扎堆的江浙地区,微博网络营销已成为最大亮点,对销量提升帮助很大。对此,武汉粽企已经开始试水网络营销。

  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微博上推出了一波又一波的互动,一条有奖转发的微博引发了7万多人的转发和评论。该品牌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去年的网络渠道销售是3000万元,今年初预计增幅是50%。

  郑州企业三全食品也通过网络这个新渠道新增不少销售额。业内人士透露,三全粽子网络销售在5月到6月仅一个月时间就有180万元的销售额,平均每天销售1000单,网络销售业绩比去年增长近10倍。

  业内人士称,外地粽子的网络营销更加熟练,有些知名品牌的线下销售额至少有三成要归功于微博营销。本地老字号可以积极试水,通过网路将本地产品的辐射半径进一步拓展至省外。

  业内人士称,端午节前10天是粽子销售的高峰时期,6月3日到12日,江城各大品牌的粽战将全面升级,今年平价销售额将有望增长三成。各单位员工发放福利的团购业务将是粽战竞争的重头戏。(记者谢玲 曹磊 实习生杨韵逸 摄影:记者李辉)

[作者:肖媛媛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