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在校生自杀率居高不下 “伤得起”需渗透高校教育

2013-05-16 09:04:00 来源: 大众日报 
字号  

  日前,山东某高校一学生疑因抑郁症跳楼事件,再次将“自杀率”抛入公众视野。

  数据显示,在过去50年里,我国自杀率上升了60%,平均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人群中约有95%患有精神障碍。

  今年5月1日,《精神健康法》正式实施。法律的颁布,究竟能否唤醒社会对精神健康教育的重视?

  复杂的社会因素是“双刃剑”

  4月30日6时30分,一个身影从四楼纵身跃下,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听说是承受不了考博失败和找工作的双重压力……”

  “昨天还好好的,到底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这个逝去的年轻生命而惋惜。然而,她经历了多少心理挣扎,却无人知晓。

  据统计,自杀,已成为15-34岁青少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其中,抑郁症和严重精神障碍导致的自杀比例最高。究竟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以死来逃避现实,获得“解脱”呢?

  “高自杀率是各种因素‘催化’的结果,绝不是单一的问题。”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科主任医师张伯全看来,复杂的社会因素是妨碍精神健康的“罪魁祸首”,包括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社会变化节奏过快,人们内心冲撞着各种“不平衡”。对独生子女而言,家庭的过度呵护,导致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薄弱。

  “精神健康存在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徐兰表示,每个年龄阶段,人们都有相应的心理发展任务,在与社会打交道时,都会遇到人际关系处理、工作和婚恋等方面的困惑。当这些来自社会的挑战接踵而至,长期“陷”在应试教育的学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承受能力不足,不知如何处理,就很容易走向极端。

  “外部社会环境不好,心理问题也会逐步‘爆炸’。”徐兰不无担忧地说,从事精神卫生工作30余年来,社会环境始终是不能绕开的话题,也是精神健康发展中的“双刃剑”。积极的社会宣传能带来“正能量”,而消极情绪的渲染,则传出负面导向的信号。

  “网上直播自杀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一些潜意识的模仿,对心理健康的发展极为不利。”张伯全说。

  规范诊疗利好患者

  徐兰告诉记者,几年前,一位大学老师曾带着自己的学生小钟来找她。小钟静静地低垂着头,没等徐兰开口询问,小钟淡然地抬起头说:“你说我会死吗?我还没想好呢。”三天后,小钟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走时安静祥和,却又触目惊心。提及这则往事,徐兰很是痛心:“如果能早期发现,很多人都有可能治愈,自杀也是可以避免的。”莫名的情绪低落、焦虑不安、食欲下降都是早期抑郁症的征兆,这就特别需要相关医务人员提高鉴别能力。小钟的事,一直让她心怀歉疚。

  目前,我国注册精神科医师只有2.05万人,心理咨询师资质也良莠不齐,徐兰深知其中内幕。短短20天的培训,就能获得一张心理咨询师入门资格证,这种没有医学背景的“速成”让她很揪心。“鉴别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倾向,处于抑郁症的哪个特定阶段,都是难点。”徐兰说,如果专业基础不够,无法鉴别病情,就会延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机,最终酿制悲剧。张伯全也表示,这种鉴别“功力”需要多年积累,对精神科医生而言,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不少综合医院设有心理科,但专家力量和社会投入都不足。近几年,心理障碍识别率、就诊率虽然有所上升,但水平仍较低。”张伯全感慨地说:“加上社会认知往往把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相挂钩,容易造成患者就医时的羞耻感。”

  “《精神卫生法》禁止心理咨询师做治疗,就是很好的规范。”张伯全认为,提高相关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人们讳疾忌医的现象会有所缓解。

  让“伤得起”渗透学校教学

  “教书育人,会伴随人生观价值观的灌输。”徐兰认为,素质教育在于责任心和价值观的培养,加强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正确认识和重视,呼唤提升“责任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伤得起”,是降低高校自杀率的关键。

  徐兰向记者介绍,在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中,教师群体也占了一大半。将挫折教育和生命意识的教育渗透教学,已不再仅仅是班主任的“专属任务”,正步入普及的阶段。“学生学习了心理方面的课程,在心理咨询中心获得颇有成效的帮助,就可以在学生群体中进行传播。”她表示,这样的宣传效果犹如“滚雪球”,口口相传往往能事半功倍。

  “目前省精神卫生中心已同不少大学建立了联系,疑似抑郁症学生都会送往这里救治。”张伯全坦言,面对这些“抑郁”的面孔,医务人员不能有轻视,更不能歧视,应立即展开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最大程度地对病情进行早期干预,也许就能及时挽救一个生命。

  社会大众对这方面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刻不容缓。张伯全也表示,“精神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他表示,这种教育“渗透”不应仅仅局限在学校,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精神卫生法》明确了政府、医疗机构的职责,将形成“合力”,对重塑青少年精神健康大有帮助。

[作者:马婷婷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