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张良采访三年记录汶川地震:灾难过后需守望人性

2013-05-14 08:47:00 来源: 光明日报 
字号  

  张良在映秀的渔子溪山上(资料照片)

  在《汶川地震168小时》这部书的末尾,170多名受访者的名单占了3页,其中有受灾群众,有战士,有医生护士,有志愿者,有媒体人。书中记录着他们的故事。在映秀采访三年有余,关于那168小时的故事,作者张良听了很多。

  新书发布会现场的张良,和那个写书的张良,别无二致,理性却充满温情。他说,地震来了,无法阻挡,但这些平凡的人们拒绝命运的安排,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2008年8月,汶川地震三个月后,正在一家公关公司工作的张良,利用业余时间走进映秀镇,开始采访。2010年,为了采访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救援者和志愿者,张良辞去待遇颇丰的工作,以《中国周刊》特约记者的身份,全职、自费投入到《汶川地震168小时》的采访写作之中。

  “关于汶川地震已经有很多新闻报道了,你还要写什么?”三年中,一次又一次面对这样的质疑,张良一次又一次解释,“震后,一些采写了深度报道的记者,对自己广受好评的作品其实并不满意,总觉得有更重要的东西没有记录下来。这也是我看报道时的感觉:不是需要更多孤立的故事,而是缺乏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地震的信息。更深刻地认识灾难,书籍是最佳的载体之一,震后短时间内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无法取代。”

  张良把自己设想成一台架在映秀上空的高倍摄像机,静静地悬着,把震后七天的一切,尽收眼底。“在写作时,我刻意隐藏自己的情感,尽量以平实的笔调来运用文字,回避直接评价和情绪表达。书中有一个地方出现了‘混账’的字眼儿,应该是极少出现的情绪表达。”

  时任中国青年报记者的林天宏,震后第二天就到了映秀。《汶川地震168小时》中记录的很多人,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我们住在映秀镇的那个晚上,没吃没喝,突然有人来送粥。听边上的人说,这位大姐的两个小孩儿被埋在废墟里头,已经死了,但我不知道她是什么人。在这本书里,我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故事,他们面对怎样的命运,做出了怎样的抵抗。这些细节让我对这场灾难有了更准确的判断。”

  张良采访过一位医生,在地下非常狭小的空间中,完成了一次截肢手术。“手术的时间很短,大概只有15到20分钟。但他因此患上了狭小空间恐惧症,坐飞机不敢坐在靠窗的座位,那会让他产生空间被挤压的感觉,会想到当时的情景。”张良说,面对他们,采访其实是聊天,而不是标准的提问与回答。

  与陌生人聊痛苦的记忆,也难。张良会做很多功课,“去采访之前,我先要了解和他相关的事,有些对他的命运造成了影响的人和事,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然后,我们坐在一起,同时回到那个现场,在不经意间,回忆某些东西。”

  张良在《汶川地震168小时》的后记中说:因为地震,无论是受灾者还是救援者,突然之间都被抛进了一个自己无法把握的境地。在集体困境中,比平常更丰富的人性被展现出来。灾难过后,还需要有人守望人性,适当提醒人们,不要遗忘那段我们曾经共有的记忆。

  或许,张良想做的,就是这样的守望者。

  (本报北京5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杜 羽)

[作者:刘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