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汉语热”推动中文顶级域名出现 彰显中国文化

2013-05-02 10:47:0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美国媒体近日报道,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首席执行官法蒂·谢哈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ICANN将在2013年下半年开放大量中文顶级域名选项,人们可以通过“.中文”的输入格式接入互联网。

  “汉语热”推动中文顶级域名出现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少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就如歌曲《中国话》中唱的那样:“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据统计,在全球各种语言使用人数中,汉语占到25%以上。而在互联网世界,中文域名也在发挥着特有的价值,并在无声无息中改变着我们熟悉的互联网,中文顶级域名的出现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谢哈德指出,在北京的一些巨大广告牌上,所有内容都是用中文书写的,而网址却是英文的,这说明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一个通用的系统。改变接入互联网世界的方式,将意味着改变中国网民获取信息、交流沟通以及自我表达的方式,这一新的方式将变得更自然,更有文化认同感。

  据谢哈德介绍,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惊人且仍在不断增加,目前已达约5.64亿。对于中文顶级域名首次开放申请,谢哈德预计:“一旦我们开放完整的中文域名,中国的域名注册量将非常巨大。”

  “中国烙印”彰显“中国文化”

  中文顶级域名同英文顶级域名一样,全球通用,具有唯一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相关负责人介绍,新通用顶级域名几乎可以用任何语言和任何字符作为后缀,包括汉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代表中国申请了“.公司”、“.网络”两个中文顶级域名,网民们在任意一个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互联网中心.公司”或“互联网中心.网络”均可访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官方网站。

  对于广大互联网中文用户来说,中文域名的使用犹如打上了“中国烙印”,更彰显出它的中国文化特色。以“.中国”域名为例,包括上海世博会以及部分中华老字号品牌等在内的商务、教育、金融等行业企业相继启用同企业名称、产品名称相近或类似的“.中国”域名。截至目前,超过90%的国家部委、省级政府机构,超过95%的媒体新闻网站,超过90%的全国211重点大学,超过五成的中国百强企业及超过四成的中国500强企业都已陆续开通“.中国”域名。

  跨文化传播打破英文域名垄断

  山东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李轶教授认为,互联网世界像现实的生存空间一样,也存在着是单极世界还是多极世界的问题。自1985年世界上第一个域名出现以来,互联网一直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单极世界。开放中文顶级域名申请的战略意义在于改变互联网的格局,并通过技术及仲裁标准,在互联网世界里结束单极世界的格局。

  “域名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当它广为人们认知,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性的标志。比如我们熟知的Sina、Haier等知名域名,就已经成了一种有代表意义的文化,对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也有很大的作用。”李轶教授说。

  各国语言的全球顶级域名不仅象征着本民族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承和发扬,更彰显着一国现代化、信息化的发达程度。因此,各国语言的全球顶级域名申请和启用不仅被世界多国广泛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予以重视,而且受到使用本国语言的用户的关注和欢迎。

  中文顶级域名的使用,将有利于全球华人的沟通,在互联网世界里增强华人的凝聚力。无论居住在何地,全球数十亿华语网民都可以使用母语——汉语上网,而这也必将对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产生促进作用。(杜勃飞)

[作者:范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