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科研当中的“火”
2012年秋季,该所作为某国家专项海洋声学总体技术单位承担了2012年某重大任务。本次任务中,该室年仅35岁的宋俊担任首席科学家,带领9个单位的45名科考队员经过35天的海上作业,高质量完成了调查研究任务。
博士毕业来到该研究室的7年里,宋俊伴随着海洋声学的发展而成长。记得当年,宋俊毕业前第一次到该所提交简历并和刘清宇见面时,刘清宇就对他说:“你到研究室和我们一起做水声与海洋结合的跨学科研究吧,打通水声和海洋的联系,这是个很大的领域,意义重大,前景广阔。”
他被刘清宇和这个团队的激情和坚定所感动,毅然选择了这个研究室。
那时,这个研究团队就认识到水声学和海洋学的结合未来前景。他们在没有任何经费和项目的支持下,撰写了大量报告,申请课题立项,宋俊刚来到研究室就加入到了其中。经过几年的历练,宋俊32岁时就成为这个国家重大专项最年轻的技术保障组成员。
“团队建设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目标的确定,二是道路的选择。有了这两点,科研人员就会有前进的动力和着力点。”刘清宇说。显然,宋俊就是受益者。
这个研究室,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大家的复合知识背景。
2002年,该室因课题需要与兄弟所合作,把刚刚工作不久的硕士孟荻“借”了过来。几次接触下来,孟荻被时任研究室主任凌青领导的这支团队深深地感染,“我被水声这个领域深深地吸引。特别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支团队,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股很少见到的热情,他们渴望成功,渴望推进我国的水声事业。”
一次闲聊,凌青问她,“你愿意到我们研究室来吗?你是学通信的,而且你有软件工程的基础,这正是我们所缺的人才。”一番话,把孟荻深深地打动。2003年,她来到了这里。后来在领导的鼓励下,她攻读了水声物理博士学位,并把通信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如今负责重要领域的论证和仿真,并成为研究室副主任。
除了孟荻,该室还有几位科研人员也不是水声专业出身。刚来研究室的时候,赵春梅和曾浩都是硕士,赵春梅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曾浩学的是软件工程,研究室先后安排他们攻读了水声物理博士学位。如今,他们已经在水声领域独当一面,赵春梅是从事数据分析研究工作,而曾浩从事建模仿真技术应用系统的开发。
现任研究室主任袁延艺说:“我们这个团队是一个很有理想的团队,在追求着水声研究领域的事业,否则不可能十几年如一日的,在缺少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坚持自己以论证为本的发展道路。不光是论证工作,国家专项立项之前,我们也是在没有项目支撑的条件下,摸索研究了多年,撰写了十几份研究报告,才有今天的作为。”
科研就是要挑战未知。为了消除科研人员对未知的恐惧感,为科研创新助力,研究室经常会要求成员参加蹦极。
“当你第一次站在20层楼高的平台边缘,双腿会发抖,内心会恐惧,更重要的是无助感,不再有老师、不再有家长、不再有领导,谁也帮不了你,你必须自己面对未知、面对恐惧,去完成属于自己的一跳。一次蹦极是不够的,必须把一种面向未知的恐惧蹦成习惯、蹦成愉悦。”刘清宇说,“只有执着于面向目标去行动、去冒险的人才能具备一种‘火’的精神,他们会在燃烧自己的同时点燃别人。我看不起抱怨的人,凭什么别人给你创造好条件你才能去工作,凭什么要别人当‘火’你当‘柴’,让别人点燃你而不是你去点燃别人?一个团队一定要有‘火’的精神,他们可以互相点燃!”
如今,该研究室项目越做越大,获奖越来越多,名声也越来越响。清华、国防科大等名牌院校高材生纷纷前来投奔。现在,该研究室成员全部由博士硕士组成,涌现出徐江、王鲁军等一批科研新星。
还记得20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在7个人共用的一个不足15平方米左右办公室里,天热大家想起吃西瓜,就用卖旧报纸的钱买两个西瓜。可有了西瓜没有切西瓜的刀,只好到隔壁一个“有钱”的研究室借刀。当时研究室副主任拿着刀,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等有了钱,咱们室里也去买一把刀!”
如今,研究室的工作早已成为我国海军装备事业里不可或缺的一环,这句半开玩笑话成为他们发展起点状态的写照。记者看到,这支团队依靠坚韧与创新走出了一条令人惊叹的跨越之路!(张强 黄华 余华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