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李刚忆饶斌: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2013-03-29 07:59:00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饶斌同志生于1913年3月,祖籍江苏,青年时期投笔从戎,抗敌救国。曾任东北民主联军驻图们卫戌司令部司令员,解放后历任哈尔滨市市长,松江省副主席,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汽车工业管理局局长,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二汽车制造厂厂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兼汽车总局局长,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 987年8月底,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终年74岁。饶斌是我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奠基人和杰出的开拓者,直接领导建成了第一、第二汽车制造厂等汽车工业基地,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创建和发展、改革开放和攀登国际先进技术高峰,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1953年,我有幸在莫斯科商务参赞处和孟少农等同志参加筹建由苏联援建的一汽建厂项目。这个项目投资6亿,占地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0余万平米,是一个年产中型载重汽车三万台,除橡胶等协作件外几乎全部自制的综合汽车制造厂,产品和工艺堪称当时亚洲第一。因为这是毛主席选定的项目,中苏双方政府都非常重视。项目原定四年完成,但在开工前夕,双方商定压缩至三年。一时间筹备工作压力倍增,1953年10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饶斌同志第一次从长春打来的电话,要我催促苏方交付电站的土建施工图纸,说是电站建设必须先行,当年冬季施工,明年安装设备。后年发电,才能保证三年建厂的进度,放下电话我感到这位40岁的厂长抓到了点子上。此事经过我们的努力交涉,苏方挤掉其他项目,只用了10天就交出了全部图纸。

  1954年底我调到一汽基层工作,亲眼看到饶斌同志勇挑重担,在生产准备、土建和设备安装的三条战线上,身兼甲、乙、丙三方工程项目的总指挥,统帅三、四万人马同时作战。他的艰苦创业精神带动了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只用了三年时间于1956年7月15日在一片荒野废墟上建起一座宏伟的汽车城,并正式投产出车,从此结束了中国人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

  饶斌“出汽车、出人才、出经验”的发展理念

  饶斌同志在一汽工作了7年,他不但带领大家建成了一汽,还进一步发展了一汽,并且给一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实现了班子提出的“出汽车、出人才、出经验’’的承诺。概况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建厂育人、寓教于学。他团结了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有党委书记顾循、赵明新、副厂长郭力、孟少农等人,他们都对汽车业界做出了很大贡献。当时来自天南海北加入一汽建设的职工约有一万八干名,他们热情很高,但绝大多数人的文化、技术水平低,没有汽车专业知识。饶斌提出“摘掉白帽子”,“变外行为内行”的口号,自己带头参加学习。全厂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岗位学习和业余学习,形成全厂人人学习的热火朝天的局面。此外通过参加艰苦创业的实践,多次的反浪费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把—汽铸成一座育人的大熔炉。不但培养出一大批活跃在一线的中高级技术骨干,而且至今已有两万余人源源不断输送给全国各地的汽车厂及专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其中有人荣任教授、院士,甚至当选为国家领导人。

  二是自主研发,持续改进。解放车出产后,发现一些问题,如水箱开锅、驾驶室闷热等。苏联专家是不允许改的,但是饶斌和孟少农同志决定要改!在实践中由小改变成大改,锻炼了队伍。终于在1959年后,陆续开发出我们自主设计的140系列载重车和越野车原型,交付二汽使用。1958年为了向国庆献礼,没有开发资金,没有设计经验,饶斌同志毅然决定依靠群众试制出红旗高级轿车,经过不断探索改进,终于造出国家元首乘坐的国宾车和尼克松总统乘坐的礼宾车。

  三是创造出自己的管理经验。一汽的管理体系开始时是完全仿照苏联斯大林汽车厂设立的。饶斌同志深入基层,蹲点调查,请技术干部给他上课,参加劳动,拜工人为师。他总结了很多提高工厂管理水平的好经验,提出了“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和“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的管理思想。饶斌同志在二汽工作了14年,凭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眼光,创造出一套中国人独支自主建设现代化汽车厂的经验。他提出用‘聚宝,的方法选择国内外先进的工艺,自己设计装备或少量购买国外设备,并提出由一汽、上海、北京等汽车厂进行“包建”的主张,得到国务院主管部门的支持。各厂派来了骨干,制造了部分工艺装备,其中一汽出力最大。

[page title= subtitle=]

  饶斌为汽车工业最后拼搏的五年

  1982年到1987年,是饶斌同志为汽车工业最后拼搏的五年。前三年半他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我任总经理,和他共事,在他的教诲下我得益匪浅。1982年5月中汽公司正式成立,饶斌同志受命,将中汽建成经济实体并统领和改造全国汽车工业。他提出要全国一盘棋,不是一省一市或一个部门一盘棋。他打破条块分割,把全国27个省市、10个部门所属的291家企业整合成7个联营公司,把73家整车厂改组成27家。他引导全国的微、轻、中、重卡车、轿车的升级换代,以改变产品落后、“缺重少轻”的局面。他提请中央政府为企业松绑、放权,在直属企业实行递增利润包干,一汽、二汽实行计划单列,并争取10070的企业产品自销权。

  记得公司刚成立不久,就因“封车节油”,“以油定产”之说,面临大幅削减生产计划,一时间人心惶惶。饶斌同志并未气馁,他提出:我们要“节油增产’’、淘汰老旧汽车。在他的指导下,我们深入基层做市场调查,写出了《发展汽车工业改善交通运输状况》的报告。经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终国家放开7汽车产量。1985年全国生产汽车44.3万台,为计划的2.2倍。

  饶斌同志看问题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为了提高汽车工业的影响力,以确立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在1985年7月中

  共十二届四中全会期间,饶斌同志和我商量要争取把汽车工业列入工作报告。他立即编写上报《关于汽车工业发展政策问题的请示报告》,分析了汽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必然性和政策取向的可行性。最终,在《中共中央对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汽车工业和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正式列入,为以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饶斌同志为使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走遍世界各地,千方百计争取国外技术和资金。开始时争取国外政府贷款买断技术,如奥地利斯太尔的重型车,意大利依维柯的轻型车,以及后来的天津夏利。他和外贸部门合作,用技贸结合的方式,无偿换回几种日本摩托车、柴油机和驾驶室的设计资料。他亲自联系国外汽车公司、参加谈判,协助企业和地方政府筹措资金,打通国内审批手续,促成了北京和美国汽车公司的合资项目。他对上海大众轿车的合资项目,更是全力推动、呵护有加。以后又支持了广汽标志、一汽大众、二汽雪铁龙的轿车合资项目。他是想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我们自己的产品,壮大中国的汽车工业。

  饶斌同志把一生的主要精力奉献给我国的汽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卓越的战略眼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忍辱负重的宽大胸怀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永远怀念他!

[作者:吕思言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