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美华媒: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艰难开启 任重而道远

2013-03-28 11:27: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3月28日电 美国《侨报》28日刊文指出,21世纪经济增长在亚洲,亚洲的增长在中日韩,十年磨剑,终于换来了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开启。但是相关各方由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谈判的启动过程依然十分曲折。

  文章摘编如下:

  经过十年磨剑、三边反复沟通,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终于突破政治障碍,并于近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第一轮谈判。三国代表将讨论自贸区谈判的机制安排、谈判领域和谈判方式等问题。另外,三方约定今年将举行三轮谈判,后两轮分别在中国和日本举行。

  时光倒推到十年前:2002年底,三国领导人同意就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开展可行性研究。2009年举行的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就尽快启动由政府、产业、学界共同参加的自贸区联合研究达成共识。2010年5月,中日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正式启动,并于2011年12月基本完成。

  虽然进行了长达10年的努力,但由于有错综复杂的政治因素,中日韩经济一体化谈判启动过程依然十分曲折。纵观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机制,除了中日韩三方谈判,还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以及东盟与中日韩(10+3)。而若RCEP早于中日韩三方谈判达成协议,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

  事实上,面对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和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各国普遍通过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开拓市场,提升竞争力。东南亚、拉美、南亚、独联体等地区已建立了相应机制,欧洲和北美的经济一体化在向更高水平迈进。虽然中国、韩国和日本都分别与东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三国所在的东北亚地区自由贸易体系建设则相对落后。东北亚目前还没有任何双边或多边自贸区协定,这与其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地位极不相称。

  如自贸区谈判搁置,除三国利益受损外,更长期的考量是,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不断扩延、欧盟财政货币政策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一旦中日韩自贸协定被搁置,亚洲将缺乏与欧美抗衡的贸易组织,影响亚洲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在目前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较多困难和障碍的情况下,率先谈判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将成为撬动东 北亚和东亚多边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杠杆。

  中日韩是亚洲地区三大重要经济体,同为生产和贸易大国,中日韩三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三国之间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其他贸易壁垒的影响,形成一个拥有15.1亿人口的大市场。

  但是,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从政治因素来看,三国目前由于岛屿争端等问题会影响自贸区谈判及其进程。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日本属于发达国家,韩国属于新兴工业化国家。

  虽然明显的差距表明三国经济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但差距过大的国家之间实施自由贸易,则会对有关国家造成较大冲击,差异越明显也会使各国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本越高。这决定了中日韩在经济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劳务流动、产业竞争等方面必然存在巨大分歧。

  21世纪经济增长在亚洲,亚洲的增长在中日韩。十年磨剑,终于换来了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开启。(潘志武、沈世顺)

[作者:王栋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