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广东楼市调控何去何从? 中山受限购影响不大

2013-01-31 14:25:00 来源: 南方日报 
字号  

  在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去年江门、珠海、中山、佛山的经济增长均因调控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地在贯彻国家调控政策的同时,也纷纷结合本地情况出台措施使房价回归理性。

  经过了2012年楼市逐渐回暖,2013年四市调控又将何去何从,今年有何新的调控动向?

  珠海:保持调控力度“戒毒”

  自2011年珠海正式进入双限调控以来,珠海楼市进入调控的寒冬期。

  据媒体报道显示,去年上半年珠海的房价上限为21453.57元/平方米,下半年大幅下降了3995.1元/平方米,主城区价格上限为16321.59元/平方米,今年上半年主城区的价格上限小幅上升,为17458.47元/平方米。不过从成交均价来看,去年一整年的均价均超过限价范围,可见珠海楼市调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012年珠海经济下行势头得到控制,但经济增长未能达到年初预定目标。尽管如此,珠海今年还将继续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珠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小龙认为,房地产业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就跟“鸦片”一样,今年将不会放开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珠海正步入“戒毒”阶段。此番言论,意味着此前推出的“双限令”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未结束时,今年将继续运行。

  今年珠海的发展也颇具看点。广东省今年安排280项省重点项目中,珠海共有城际轨道交通拱北至横琴段等26项列入省重点建设计划,并有广佛江珠城际轨道交通等11个项目入选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今年珠海市政府计划投资安排资金108.9亿元,其中最大的一部分由土地收入中安排47.9亿元,占总资金比重约为44%;另外今年将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000套,竣工3264套,西部地区开发也将在今年有所突破;交通方面,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1小时可直达广州等,势必为今年珠海经济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江门:继续沿用“五控一保”措施

  自楼市调控以来,江门一直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有关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并积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五控一保”,即控购买、控价格、控销售、控标准、控导向、重保障,及差额化信贷等措施,调控卓显成效,使得房价从2011年8月的巅峰价6300元/平方米,下跌到2012年6月份的5500元/平方米,降幅高达11.7%,调控成果得到各界人士的肯定。

  经历两年调控后的江门楼市,成交量的震荡上升凸显今年房地产市场呈现的回暖趋势,房地产业自去年下半年就一路走红。恒大、保利、万达掀起房产大鳄进驻江门的热潮。商业体也百花齐放,国翔时代广场、益丞国际广场开建,义乌小商品批发城、绿岛商城接连开业,华侨广场后面大型的万达双子塔也将于今年动工建设。

  2012年底的江门市大型招商推介会上,康师傅、美的、海信等大型企业落户江门,同时令人瞩目的甘化厂改造项目也将于今年正式开始改造,其优越的区位及历史文化内涵,建成后将成为江门市又一城市名片。

  去年楼市调控成效渐显,随着楼市逐渐回暖,江门市住建局表示,新的一年如果没有大的政策变动,将继续执行“五控一保”措施,稳定房价,同时今年计划调拨3亿元公积金贷款进行保障房建设,预计可建设约3000套保障房。市国土局方面表示,今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计划309601万元,比2012年预算调整数160599万元增加149002万元,增幅将近一倍,有业内人士称今年将会有更多的土地推向市场。

  佛山:将继续执行限购政策

  去年的佛山楼市与江门楼市有很多相似点,比如在城市综合体方面,保利在佛山的三个城市中心都建立了城市综合体。大连万达2012年5月24日进驻佛山,半年后即开推商铺;绿地自去年9月进入佛山,接连两次拿下豪地;万科的两个城市综合体项目也在2012年亮相;中海在2012年底也拿了佛山首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四大知名房企的集体发力,使得去年的综合体建设颇具看点。

  在商品房的交易上,整体呈现前抑后扬的态势,不过佛山楼市差异化发展明显,市场集中度高,销售前三名的房企在佛山整个成交量当中占到将近一半,有些热销单盘销售额高达40亿元。经过限购令等楼市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的结构也得到调整,刚需产品占据市场份额提高,楼盘价格也回归到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

  在新的一年,由于中央调控尚未松口,佛山也将继续执行限购政策,不过该市是否成为房产税试点之一还是个谜。

  刚进入2013年的佛山楼市,以1月15日顺德日卖10块地,成交近16亿元的成绩打出今年土地成交高潮,顺德财税局局长关世良在两会上直言不讳,称2013年顺德只能靠土地财政收入来补充,土地出让金预算收入将超过80亿元。而三水财报也指出,今年卖地收入要达37.2176亿元,增幅达48.7%,今年佛山市靠土地财政增加税收或已成主题。

  中山:限购对楼市影响不大

  在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中,中山房企也逐渐从住宅开发转向商业地产进军。不过业界和学界对中山城市商业综合体前景并不看好,据统计,未来2—3年,中山商业供应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商业项目的频频上马,未来肯定会面临激烈的竞争。

  据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中山固定资产投资额呈台阶式上升,其中房地产投资额为311亿元,同比增长7.3%,占同期固定资产额的38.7%,超出正常区的22%—28%,另外据媒体报道,去年1月—10月,中山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83.13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住宅投资214.04亿元,同比增长12.8%,占75.6%,表明中山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处于过热的状态。同时中山楼市面临空置面积逐渐增大的窘境,去年竣工面积创近年最低值,导致空置率逐步拉大。

  政策方面,除贯彻落实中央调控政策外,中山市去年7月底挂出《关于进一步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减少个人贷款额度和明确公积金适用范围,随后市场整体呈紧缩态势。中山楼市限价令颁发后,不少楼盘取消带装修销售,开发商采用“以价换量”的策略,通过销售毛坯房或降价出售减库存,可见限价令对中山整体市场影响不大,而今年1月23日中山限价标准从5800元/平方米上升至6590元/平方米,不过大户型、豪宅仍旧超限。

  见习记者 黄文波

[作者:陈璞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