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信用消费成扩内需新亮点 信用也是生产力

2013-01-31 14:11:00 来源: 国际商报 
字号  

  “如果分期付款,原价3900元的苹果第三代产品TheNewiPad,只要交1000多元便可以拿回家。”广州华润万家超市某分店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在广州工作和居住的消费者,只需带上身份证、银行卡就可以享受首付三成购物的待遇。其实,这只是信用消费的一隅,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201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商务部确定的六个专题中,信用消费位列其中。在2013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要研究实施信用消费促进政策,重点带动家电、家居、汽车等耐用品消费。

  信用也是生产力

  如今,只要你走上街头,或者进入超市商场,就很容易看到形形色色的分期付款、联名信用卡消费等方便购物的促销活动。这些都是信用消费的具体体现。“简单地说,信用消费就是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洪涛表示,信用消费主要是消费者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一种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不仅能满足暂时缺钱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且刷卡消费还可以提高支付效率,推动便利消费。可以说,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信用消费,将信用直接转化成生产力。

  洪涛指出,目前,信用消费主要有预购和赊销等形式。在产品比较紧俏时,消费者先下定金预购商品,而在商品供大于需时,则采用分期付款或延期付款等赊销方式,加快商品进入消费环节。无论是预购还是赊销,两者的共同特点是货币和商品交换不同步,而恰恰是这个不同步的过程,解放了货币和商品,使两者皆能更加自由、快速地流通。

  现实生活中,信用消费的形式更为多样,商家和金融机构等组织的合作,也使信用消费的形式更加多元。比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出现了先购物后还款的永旺卡等卡类形式,银行根据个人信用能力授予1000元~50000元不等的信用额度,使用该卡的消费者可以在全国吉之岛超市刷卡购物,但不得支取现金。而且,持卡客户在购物时可以享受九折优惠,并且刷卡消费还可以按照消费1元累积1个积分的比例参与积分兑换活动。

  小到买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大到买车买房,都有信用消费的影子存在。信用消费在便利消费者购物的同时,也帮助商家减库存促消费,对扩大内需和促消费有着重大的现实作用。

  信用消费重在转变观念

  “现在,在美国的任何地方,只要一卡在手,就能住旅馆、就餐、给汽车加油等,所有的消费全能搞定。”一位长驻美国的记者同行表示,在美国,几乎每个成年人都离不开信用消费,大家都要申请信用卡、分期付款、抵押贷款等,在这些形式中,又数信用卡最为便利,使用的人数最多。

  1915年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张信用卡,现在,美国是世界上信用卡使用率最高的国家。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底,美国消费信贷总额达到2.77万亿美元,比年初增长5.2%,消费信贷对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中国的信用消费起步晚,有着较大的挖掘潜力。中国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频繁推出信用消费的配套促进政策。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个人消费信贷,以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网易财经发布的2011年中国信用卡报告显示,中国信用卡在2011年年末已经达到2.85亿张,比2008年年末增长了一倍多;2011年中国信用卡消费额已达4.1万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6%。“信用卡消费在内的信用消费,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洪涛表示,信用消费对消费者、商家以及促进国内消费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国民的信用意识,同时加强国内的信用机制建设。但是,目前中国的信用消费还处于起步和发展的阶段,通过信用消费拉动消费增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目前而言,洪涛建议,中国加强信用消费建设应当从三方面着手:第一,让消费者和商家都感受到信用消费的力量,促进传统消费观念逐步发生改变;第二,要加强社会保障,增强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信心,使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第三,不断完善保障机制,不断发挥市场主体的创造力,研发新的信用工具,实现信用消费多元化。

[作者:曹慧敏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