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艺术与商业如何结合?应不影响艺术表现力

2012-09-05 15:13:00 来源: 北京商报 
字号  

  关于艺术和商业的关系,艺术界争论由来已久。众所周知,艺术界已经进入一个缺少传世之作、缺少艺术大师的阶段。国力昌盛、文化发展,艺术创作者空前增多,可是为什么大师名作却少了呢?原因众多,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艺术遭遇到了商业。其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艺术与商业的联姻,就是现在的艺术商业化衍生出艺术经济,让艺术品放下了高贵的身段贴上了商业的标签。

  我今天想谈三个问题:

  第一,艺术为什么会商业化?

  谈到商业,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利益”。的确,任何事物走向商业化的驱动力就是利益,我想艺术也不会例外。

  现在,我们可以暂时将眼光转移到社会生活中来。现在的社会,艺术电影叫好不叫座,票房惨淡;商业化电影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就因为那些商业电影迎合人们心理,能把大家荷包里的钱掏出来!再看看出版界,普通人出书比那些企业、歌曲、电影明星难,为什么?是文笔不如他们吗?就因为那些人的头顶上顶着个能替那些出版社装钱的大筐筐!鲜明的反差,像是两个世界中的人,叫人哭笑不得。

  艺术世界包罗万象。或许您会说那些仅仅不过是它的冰山一角,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以一斑窥豹,迎合相关受众的审美水平,这不是艺术创作者的错,既能满足相关艺术消费者的需求,也能给自己带来现实利益,何乐而不为?至于艺术能否创新,能否扛起艺术的大旗,或许已经很少有人去关注了。

  第二,艺术该不该商业化?

  这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事物。绘画、雕刻也好,文学艺术也罢,都会有人说好,同时也有人说坏;有人欣赏,也有人不理不睬。在创作的最初阶段,创作者们没有名,也没有成熟到令人叹服的技艺。或许,这时候可以看做是对纯艺术的一种追求。但是,当你的文章挣不到稿费、当你的雕刻无人理解、当你的绘画无人问津,而此时你还要为了如何填饱肚皮而忧愁,你还在为晚上何处栖身而痛苦。你还会一味地坚持这种纯艺术的追求吗?站在这个角度看,艺术商业化似乎是一种必然。

  当然,我们还可以将思路反过来。我们不知疲倦地学着雕刻、夜以继日地练着绘画、绞尽脑汁地写着文章,我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这个赤裸裸的商业时代,我等俗人所做的这一切努力,无非就是想自己的文章能一字千金,自己的雕刻、绘画作品能价值连城,名利双收。

  从这个角度讲,当从事艺术工作成为一种社会职业、一种在社会谋生的手段,生存成为我们的首选;我们为了自己理想中的艺术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努力,期待获得巨大的回报是情理中的事。在博弈场中,我们既满足了自己追求艺术的快乐,获得了或多或少的回报,而社会也因此获得了艺术的结晶,或者称做“至宝”。一场双赢的结局,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当我们再回到艺术创作的角度,不妨细细地反思一下,感悟到了什么?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这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作品能称做艺术作品吗?那只能叫做商品,只是“商品”而已。瞬间,我明白了,吴冠中先生,“他生活俭朴、不尚奢华;他精心挑选出360余幅画作,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香港艺术馆等;他多次把作品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赠出来”。这是一位艺术家的理想和情怀,他希望他的作品能被更多世人欣赏,而不是少数人收藏,艺术创作的价值不仅仅是名望和财富,而是艺术本身。为财富所累的艺术,已经不能称其为纯粹的艺术。

  第三,艺术如何商业化?

  在现实的艺术教育和发展格局下,一个艺术门类如果想形成气候并且蓬勃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基本类似:良好的艺术传承与创新、优秀创作人才的培养与储备、系统的推广普及,更重要的是商业化的程度。

  在市场经济下,如果没有资本的持续进入,之前的“艺术”积累就很难成体系地形成聚合效应,最终这个艺术门类还是很难形成气候,仍然是少数人的阳春白雪。

  既然艺术难以避开商业,那么如何与商业结合呢?

  商业化的艺术是从商业开始的,艺术仅仅是一个载体,这是生意,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行为,艺术主要是配合体现。这并不是说艺术不重要,而是起点决定了目的和手段。

  艺术商业化,在我看来更是艺术从业者应该认真考虑的,以艺术的根本为起点,在不影响艺术表现力的情况下去整合商业价值,就像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

  商业化的艺术和艺术商业化,有时对立,有时并行,还可能有时候纠缠不清。两种途径孰优孰劣,意见纷争,只能留给时间裁判。

    陈鹏

[作者:刘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