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鄂尔多斯信贷危机连环雷 泡沫经济付出代价

2012-09-04 14:29:00 来源: 福州晚报 
字号  

  大批房地产在建项目无奈停工,中小矿企接连倒闭,民间借贷链条雪崩,正在考验鄂尔多斯曾经引以为傲的生存模式。

  公安机关每隔几天就会在当地报纸上发布的告示,大多与非法集资及债务纠纷有关,因此而引发的刑事案件也不鲜见,自杀、跑路、破产的流言更是遍布街道的每一个角落。

  而更加令人忧心的是,这一轮崩盘式危机已经从实体经济和民间借贷开始向金融机构传导。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鄂尔多斯银行业坏账激增,曾深度参与该地区房地产、矿产等项目融资的部分信托公司,也同样陷入被动境地,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其中,中融、新时代、新华等几家公司首当其冲。

  这个昨天还处于盛夏的西部城市,不可遏制地迅速坠入寒冬,留下一片哀鸿。

  地产崩盘 矿业冰封 两巨头自杀

  去年秋天,鄂尔多斯出现房地产老板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的首例死亡事件,中富房地产开发责任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福金在办公室的卫生间内自杀身亡。

  而在不足一年之后,在距离鄂尔多斯仅几十公里,驱车行驶一个小时左右便可到达的包头市,当地最大的地产商,鼎太置业董事长魏刚也在一家酒店的客房中,选择了以同样的方式结束生命。

  事后得知,将这两位地产商逼入绝境的,就是当地已经陷入瘫痪状态的房地产业以及难以偿还的巨额高利贷。

  据了解,魏刚旗下楼盘项目的销售已经长时间处于低迷状态,而他的债务规模却至少超过7亿元,单笔借贷最高达1.2亿元,月息基本都在4分~5分以上。

  而王福金生前也是因为接近3亿元的高息贷款遭遇了密集追债,最终不堪重负。

  这样的情景在鄂尔多斯、包头一带并不鲜见。今年初以来,鄂尔多斯正在遭遇史无前例的巨大危机。

  但就在两年前,这里传出“人均GDP超过香港”,拥有“5000个亿万富翁”,“打工族开豪车上下班”,各路游资蜂拥而至,看似遍地黄金。

  一根高利贷绳索一头系着矿产 一头系着房地产

  事实上,鄂尔多斯发展的逻辑并不复杂,一头系着矿业,一头系着房地产,绳索就是随处可见的民间高利贷。

  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个位于内蒙古西南角的城市,曾因为丰富的煤炭、天然气资源优势而“一夜暴富”,2003年之后,伴随着煤炭开采高潮的到来,这部分原始积累的资本迅速向房地产涌入,此后当地的房地产业开始向“畸形”的方向扭曲发展。

  有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鄂尔多斯全市房地产企业多达442家,几乎所有的煤炭企业都开始涉足地产业务,房价从早年的每平方米1500元,直线飙升至超过2万元,直逼一线城市。

  可这样由巨大泡沫托起的经济模式注定无法经受经济下行周期的考验。

  鄂尔多斯目前的房价已从高位迅速回落至3000元上下,一年多前塔吊林立四处热火朝天开工的景象如今也不复存在,楼市持续成交惨淡。大量开发商资金链濒临断裂,大多数在建项目都已处于停工状态,有媒体报道称,这一比例已经超过八成。

  出现这样的现状,除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强力挤压了泡沫之外,煤炭市场的低迷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煤炭业一直是当地财富的发动机,今年煤炭市场的萧条对鄂尔多斯产生了重大冲击,大批量煤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山西一位从事煤炭运输行业的陈先生对记者感叹,不久前,他曾到鄂尔多斯进行考察,看到的景象远比预期的要严重许多。“从业这么多年,还没有看到过这么不景气的情况,大批量的中小矿企倒闭,停产的煤矿至少超过半数。”

  资源类产品的巨大市场波动,使得鄂尔多斯的房地产业遭遇浩劫,加之民间高利贷巨额的融资成本压身却无力偿付,债务链条瞬间崩塌,一切看似濒临失控。

  中融信托或受累民间借贷危机

  房价下行严重冲击了民间借贷市场,除了鄂尔多斯本地,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陕西榆林等地区的民间资本也都同样受困于鄂尔多斯。

  来自官方调研的保守估计,当地民间借贷资本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而维系当地房地产高速发展的资金,来自民间借贷的部分或已高达八成,借贷成本则大约在月息2.5%左右,最高甚至可达4%~5%。

  如影随形的高利贷魅影正在成为压倒当地不少知名企业的直接杀手和“最后一根稻草”,而鄂尔多斯时刻都在爆发的高利贷崩盘危机更是让关联的信托公司如鲠在喉。

  事实上,从多年前开始,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等机构就已经开始大批量进入鄂尔多斯地区,与当地企业展开融资合作,主要以房地产和矿业项目为主。而随着近一段时期,当地地产商和煤老板普遍资金短缺,一向倚重民间借贷的鄂尔多斯老板们,也开始学习更多的利用信托、债券等多种融资渠道。更有不少人将信托当作了“救火大队”,越来越多当地企业开始借助信托资金来“维持生计”。

  然而在繁华喧嚣过后,这个叫做鄂尔多斯的城市开始“去泡沫化”,部分当时欢天喜地签下的信托融资计划,也开始逐渐暴露风险。

  2011年5月10日,中融信托发行了一款名为“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棚户区改造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所募集资金用于对凯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投资完成后持有该公司96%的股权。信托规模116350万元,期限1.5年,满一年可提前结束,年收益率9.5%~12%。

  公开信息显示,融资主体鄂尔多斯凯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鄂尔多斯市通凯建材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凯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实际控制人为凯创集团王建平。

  借“保障房”名义 融资搞商业酒店开发

  虽然信托计划名称为“棚户区改造项目”,但是实际资金运用的领域则更为“广泛”,按照信托计划的安排,信托资金主要用于投入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棚改以及城市之巅两大项目,前者地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中心位置,项目类型包括回迁房、商品住宅、商业、写字楼、酒店等,定位为伊金霍洛旗中心地段中高档综合社区。后者则地处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铁西新区,项目业态为高层住宅、商业及酒店等。

  记者了解到,这两个项目都是凯创目前在鄂尔多斯的重点项目,可以明显看出,在房地产信托融资受到一定限制的时日,凯创选择了“聪明”的方法另辟蹊径,通过保障房信托融资来进行所谓“综合商业开发”。

  而抛开这样的做法是否有“名不符实”的嫌疑,若是按照开发商规划预计顺利成行,使信托资金分享投资收益倒也令人欣慰。然而随着鄂尔多斯当地房地产业持续萧条,这两个项目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掌门人王建平的日子并不好过。

  当地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凯创旗下的城市之巅项目曾号称要建成鄂尔多斯东胜地区最高的建筑,然而由于资金周转问题,此前已停工半年,预计今年交工的计划难以完成。

  更让人揪心的是,除了从金融机构获取融资,王建平及旗下公司背负巨额民间借贷,为了减轻逼债压力,凯创还使出了“缓兵之计”,曾发起以城市之巅的地产项目进行抵房的活动。至于其总体的债务规模则暂难估计,但涉及人数众多,这些凯创集团的债权人,正计划“抱团”讨债。

  有消息称,去年8月,鄂尔多斯市政府曾秘密召开会议,摸查了当地的民间借贷情况,并拟定出了一份高危黑名单,据记者拿到的这份坊间流传的“黑名单”显示,王建平赫然在列,被列为“信誉度、抗风险能力较差”一级。

  而很多为鄂尔多斯地区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也是寝食难安,上海某信托公司信托经理透露,之前有很多公司都密集去鄂尔多斯看项目,做成的人反而现在提心吊胆,那边的企业普遍高利贷缠身,加上主业不景气很容易就被绊倒了,而部分信托公司在对这一地区企业做项目时,也缺乏足够的谨慎。

  鄂尔多斯农商行不良贷款激增

  众所周知,在鄂尔多斯,房地产、矿产开发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借贷,而非传统银行。鄂尔多斯银行业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以及其他产业也一直持比较审慎的放贷原则,这主要也是因为大部分民间资本主动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民间借贷体系中,而不是银行。

  这样的金融生态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银行业在这一轮经济危机中的风险程度。但记者了解到,尽管如此,今年以来,当地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仍处于快速增加状态。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鄂尔多斯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已达44.92亿元,比年初增加了30.87亿元,不良率已经从去年年底的0.7%上升至2.14%,增加了1.44个百分点。

  事实上,为了救房地产,鄂尔多斯当地政府一方面大批量回购开发商的现房项目,改作公租房等保障房项目;另一方面则积极出面牵头处理债务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对于银行的“游说”。

  据记者了解,在鄂尔多斯地区,四大行对当地企业的融资支持态度较为冷淡,银行机构中发放较多贷款的为本地两家商业银行,鄂尔多斯商业银行和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

  当地一位金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两家银行现在手中都有很多可能收不回来的贷款。

  就在今年年初,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就曾一口气将卢平、王秀等13人告上法庭,案由为“借款合同纠纷”。“由于管理松散,这两家银行部分内部人员都存在违规放贷等行为,实际的损失情况可能比账面上看到的严重很多。”

  消息人士透露,此前曝出的鄂尔多斯非法集资第一案主角乌金煤业董事长白昊,涉资24亿元,此人与鄂尔多斯农商行某高管过从甚密,曾从这家银行拿到了不少贷款,但“合规性存疑”。而除此之外,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包商银行也是在当地较为活跃的银行,但“相对保守,所以受影响情况也不如上述两家银行严重”。“房地产企业贷款是一部分,但还有很多相关的产业,比如钢材、运输等,都是不良贷款出现最多的地方,当然还有部分矿企,以及煤炭运输企业。”

  面对坏账不断增多的情况,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寝食难安,应急机制纷纷启动。

[作者:孟欣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