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美国花甲夫妇卖光财产来苏州圆“中国梦”

2012-06-07 16:12: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丈夫Jesse和妻子Sue 61在苏州学汉语

  中新网苏州6月7日电(彭伟清 傅海峰)“跟我读,书……”“Sue……”“No,发音为‘sh’,不是‘s’……”“Sue……”课堂上顿时一阵欢愉的笑声。上午10点,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基础楼272教室,汉语教学中心的周芸仪老师正在教学生读课本中的生词。而这位将“书”发音为“sue”的学生,名字就叫Sue。

  Sue当天穿着一件大红唐装休闲衬衣,衣襟上还有经典的中国风梅花图案刺绣,旁边坐着她的老伴儿Jesse。两人笑起来都露出一排小小的整齐牙齿,很有老顽童般的可爱和率真。

  “情”结中国

  丈夫Jesse今年62岁,妻子Sue 61岁,他俩来自美国南部的密西西比州。2011年,他们卖掉了在美国的所有财产,包括农场、郊区的别墅、汽车、卡车等,来到位于中国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学习中文。

  Jesse和Sue生养了7个儿女,马上他们就要迎接第17个孙子的诞生。在中国,这就是真正的儿孙满堂,该是享受人生天伦之乐的时刻了。同样在美国,大多数人退休后的生活就是每天去湖边钓鱼,呆在家里看电视,或者散步远足。

  Jesse摇着头,笑着说:“这些都不是我要的退休生活。”2003年,Jesse 第一次来到中国,游历了澳门、香港、广州还有哈尔滨的佳木斯等地。2004年12月,Jesse带着妻子Sue再次来到中国,他们年轻时曾一起去过墨西哥、泰国、越南、乌克兰、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许多国家,但这次他们惟独爱上了中国,并打算定居在此。

  经好友推荐夫妇俩来到了苏州并恋上了这里。于是,这对老顽童从这座东方水城开始了他们的“中国梦”。

  “学”在西浦

  现在,Jesse和Sue过着快乐而充实的“朝五晚九”生活。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吃早餐看报纸,上午10点骑着自行车到西交利物浦大学学习中文。

  “中文很难学。”Jesse摇摇头,有些低落地说道。他们原本计划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学习两年时间的中文,“可是按照我们现在的学习速度,可能20年都很难学会。”Jesse有点自嘲地开了个玩笑。他俩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已经学习了一学期再加3个月时间的中文,但“还只是学到了一些皮毛”。

  虽然,中文学习对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但在任课老师沈萱莹和周芸仪的眼中,Jesse和Sue好学的态度经常让人感动。在沈老师的记忆中,Jesse和Sue从未缺过课,也没迟到过,很认真地做笔记、复习和预习。“我们真的很享受在这边的学习和生活。”尽管中文难学,但夫妻俩乐在其中。

  “爱”在苏州

  在苏州,Jesse和Sue 遇到了各色的人,体验着与以往迥然有异的生活环境,简单而又随性率真地感受着这里的一切。

  Sue笑盈盈地说,中国人热情友好,而且都很踏实勤恳。让她尤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是个很讲情义关系的国家,大家特别喜欢聚在一起做事情,一起吃饭,一起分享快乐。每个人都很爱自己的家庭,很团结。”

  Jesse和Sue结婚已有45年,可两人依然恩爱甜蜜。“Sue 是我的朋友。”Jesse温情地说。当谈到爱情保鲜的秘籍时,Jesse像个孩子,有点调皮地说道,“即便两个人结婚了,也要经常出去约会。”

  于是,在周末,他们便像年轻人一样,骑着自行车出去游玩,感受姑苏城小桥流水人家的东方风情。古城区内的平江路、山塘街等一条条充满古韵的街道更是让他俩兴奋不已。(完)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