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广深高铁"牵手"武广高铁 粤港澳开出"动力快车"

2012-03-28 12:54:00 来源: 南方日报 
字号  

  “高铁是一把双刃剑”

  高铁影响珠三角区域变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种变化是高是低,是成是败,或许要三十年后才能看见。

  按照铁路部门规划,4月1日,广深港高铁广深段将正式与武广高铁联通,预计2015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也将通车,届时,香港直通武汉的1300公里纵贯线正式形成。日前已有港媒率先提出了“港武高铁”的概念。

  记者采访发现,广深两地的物流、交通专家对于广深港高铁建设,以及之后与武广高铁联通均抱有兴趣。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立勋表示,广深港高铁如果只开通广深段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广深城际公路已经十分发达。高铁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加强深港澳与内地的联系。

  “广州到武汉的高铁早就通了,如果香港到深圳这段没通,就相当于香港跟整个中国大陆连接就差一点。”李立勋说,早年在修广深高铁时,就有人抱怨是多此一举,但这实际上是缩短了深圳跟内地、尤其是香港和内地的联系,未来高铁成网后还会有更大优势。

  从经济角度讲,高铁联通后,内地市场变大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专家也表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好的,高铁也是一把双刃剑。研究交通和城市化的学者普遍认为,在广深港高铁直通内地后,香港将是最大的受惠者,深圳及珠三角会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

  由于之前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几乎单独与香港发生联系,后来随着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深圳的窗口效应渐渐弱化,香港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寻找市场,内地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而目前,深圳和珠三角城市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较快,产业类型逐渐与香港趋同,珠三角对于香港的吸引力,较以往有所下降。有人预测,高铁开通若干年后,香港可能会绕开深圳等地,直接吸收内地优质的土地、人才以及政策资源。

  学界观点也认为,未来的珠三角与港澳,将由原来的产业链高端低端分工,演变为各自占据产业链最有优势环节的竞争,但目标仍然一致,就是“把蛋糕做大”。

  有人形容深圳和香港的关系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进而认为,未来这些发达地区的城市分工会更细化,粤港澳只有在整个中国、亚太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大珠三角城市群,才能有更大的出路。

  记者了解到,高铁贯通后,内地也对珠三角造成一定的冲击。采访中,记者能明显感觉到,近些年来内地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已越来越大,内地正渐渐于珠三角展开人才竞争。

  “之前你能提供很好消费服务,可以把人才吸过来,但现在内地在这方面也可以做得很好,他们可以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就可能把人才吸引回去。”李立勋说。

  虽然有竞争,但相关研究仍认为,在高铁经济中,粤港澳等发达地区仍会占制高点,“因为这里的市场经济基础好,制度环境优良”,对创业人才的诱惑力大。深圳以及珠三角,或许需要重新定位角色,结合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产业和人才。

  “产业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转型升级,你需要知道什么要留下来,什么要分流掉,政府应做一些前瞻性的布局和引导,还得防止过度都市化、产业空心化等问题。”王国文表示,在他看来,高铁影响珠三角区域变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种变化是高是低,是成是败,或许要三十年后才能看见。

  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

  高铁将倒逼粤港澳消除体制壁垒

  □专访

  “高铁开通客观上把广东和港澳地区联系拉近,是促成‘粤港澳合作’的硬件基础。”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如此评价高铁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从2008年起,广东省就积极向中央建议,请求设立一个包括广东、香港、澳门在内的珠三角区域经济协作经济区。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粤港澳三地合作”首次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列了一系列有助于“不断拓展粤港澳三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的具体措施,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加快广深港高速铁路建设。

  按计划,广深港高铁将在2015年全线贯通,高铁建成后将对未来的“粤港澳”合作发挥怎样的作用?记者专访了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

  南方日报:粤港澳之间的联系,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广深港高铁建成后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丁力:粤港澳本来在文化、地缘、血缘上是相通的,因为历史原因造成了隔阂,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边境口岸接驳不方便。高铁开通客观上也就把粤港澳联系进一步拉近,以后很可能在接驳上都是一站式通过,以最便捷的方式解决两地跨境流动障碍。

  南方日报:解决了交通,三地合作就能有新的面貌?高铁的作用是否被“高估”了?

  丁力:如果说珠三角相当于华南心脏,高铁就相当于心脏上的主动脉,高铁的修通可能会给两地企业、市民增加更多的融合的机会。现在高铁主要是解决人员流动,至于以后资金流动,产业合作可能还有待于体制、机制的打破,这是未来5年需要跨越的障碍,否则可能影响整个大珠三角发展。

  南方日报:有人说高铁开通后,粤港澳之间会有合作,但也会因竞争产生内耗。

  丁力:这就是我所讲的体制、机制壁垒障碍。理论上讲,政府配置资源应避免同质竞争。但在财政分灶吃饭情况下形成的地方利益,以及资源由政府配置形成的“小而全的区域产业体系”,势必阻碍“市场”发挥作用,造成了城市之间竞争。但竞争与合作是相对的概念,如果说走出大珠三角,去和东南亚地区竞争,大珠三角就成了整体,珠三角城市不应以内部竞争为主,只有感受到共同利益所在,才能坐下来谈合作。

  南方日报:也就是说,在当前环境下,高铁只是解决了硬件环境?

  丁力:是这样的,但虽然只是硬件环境,其作用不可低估。尽管体制机制壁垒,可能要比空间流动障碍大很多,但我个人以为,高铁开通实际上会倒逼体制壁垒消除,这才是高铁开通的最大意义。

  南方日报:高铁建成对于深圳的意义在哪儿?

  丁力:深圳长期有着政策和地缘优惠,但软肋也很明显,主要是它和经济腹地联系比较单薄,深圳并未以自己为中心,建立现代化交通网络点,基本处于终端位置。深圳长期属于外向经济,导致它和周边联系较弱,但目前外需不太看好,必须有内需补充,加强内地市场是深圳的核心需求。这条高铁以及日后的“深厦铁路”开通,会让深圳成为新的交通枢纽。

  □广深高铁大事记

  ●1905年底,广九铁路开始英段大埔墟至粉岭段的建设。1910年10月1日,英段建成。

  ●1907年8月,华段展开施工,1911年8月14日,华段与英段在罗湖桥上成功接轨。

  ●1911年10月5日,广九铁路全线正式通车。

  ●1937年8月27日,粤汉铁路与广九铁路的连接线贯通,第一趟由武昌至九龙。

  ●1938年10月,为阻挡日军南侵,中国驻军奉命炸毁石龙南铁路桥的两个桥墩,广九铁路中断。

  ●1945年,抗战胜利后,英国人重占香港,广九铁路英段按原管理系统恢复运行。

  ●1949年11月1日,广九铁路广深段恢复行车。但列车仅在广东省内行驶,列车到达深圳后折返广州。

  ●1979年4月4日8时30分,首列广九直通车从广州站开出,停开了30年的广九直通车恢复运行。

  ●1994年12月,广深准高速铁路通车。

  ●2011年7月26日,广深港高铁广深段开始试运行。

  ●2011年12月26日,广深港高铁广深段正式运行。

  ●2012年4月1日,广深港高铁广深段与武广高铁贯通运行。

  策划/统筹:刘丽 撰文:邓翔 摄影:周游

[作者:程涛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