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男子为情轻生站上16楼顶 消防员递手机将其救下

2012-03-27 15:15:00 来源: 大河网 
字号  

  以帮其联系女友为由,转移手机时消防队员将其救下

  频有青年为情轻生,心理专家建议加强挫折教育、生命教育

  □记者宁田甜 实习生赵方园文 记者许俊文图

  阅读提示

  因感情问题,男青年一时想不开,站到了16层高楼楼顶。就在他和救援人员僵持约3小时时,民警和消防人员利用递给他手机的机会,趁其不备,将其从危险地带拉回。昨日中午,郑州市北环路和索凌路交叉口附近发生此事。

  市民不免疑问,为何总有青年因感情问题发生跳楼轻生的事情?对此,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突发险情

  为情轻生 轻生青年登上16楼楼顶

  昨日中午12时20分许,郑州市北环路与索凌路交叉口西北角一临街高楼楼顶,一名男青年站在楼顶外侧的狭窄平台上,情绪激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青年背对北环路,站在楼顶的外侧平台上。因他站立的位置外侧无任何防护设施,情形危险。记者乘电梯抵达楼顶平台。此时,消防队员、派出所民警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正在现场救援。其间,东风路派出所民警荆艳艳不停劝说着他,但男青年一直情绪激动。旁边的救援人员则不停地打电话,联系男青年的朋友、家人。

  男青年所站的小平台呈半圆形,面积约半平方米,仅能容下一人,四周无任何防护。该男子一直情绪激动,阻止救援人员靠近。“男青年喝了酒,稍有不慎就可能掉下去。”现场的消防队员说,“想不开是因和女友产生感情问题,事发后,其女友联系不上”。

  下午3时5分许,只听众人大喊“快拉好他”,男青年被消防人员拉到楼顶安全地带。民警荆艳艳说,劝说过程中,民警以帮该男子联系其女友为由,将他手中的手机要了过来。用完手机后,将手机故意放在距离男青年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让其弯腰去拿。就在男青年探身取手机时,附近的消防人员趁其不备,冲上前一把将其紧紧拽住。被救后,男青年已体力不支,一直趴着大哭称要见女友。

  随后,男青年被带回派出所接受劝说。据了解,该青年20岁左右,住在附近的老鸦陈村。因不同意与其相处约半年的女朋友分手,才冲动做出此举。

  市民看法

  跳楼轻生,“是对自己生命的漠视”

  昨日中午,记者发现,在事发现场,停有消防车以及急救车。较之以往,围观此事的群众不多。仅有几名群众站在路面上往楼顶张望。而在事发现场所在的小区院内,围观此事的居民也几乎没有。

  对此,附近有市民表示了他们不同的看法。

  “动不动就想跳楼,见怪不怪了,这事现在也太多了。”一名市民说。

  “他们就是心理太脆弱了,这样太极端了。这样做对自己生命太不负责。”市民徐先生称。

  针对此事,有市民认为:“一跳楼,消防、派出所、交警等社会资源全都要集中过来,而且动辄需要耗费几个小时,某种意义上,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心理素质差的人真应该好好接受挫折教育才对,这样做是对自己生命的漠视”。

  专家建议

  加强挫折教育,青少年应增强抗压能力

  记者搜索发现,年轻人因感情问题跳楼、跳桥轻生的事情,多有报道。

  对此,有社会学家表示,选择危险、极端方式处理感情问题折射出部分年轻人心理脆弱。不光是感情方面,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遇到挫折是常有的事。遇到压力首先要找准压力源头,动不动就跳楼自杀是懦弱的表现。

  作为家长和老师,也应注意教育方式,现在赏识教育备受推崇,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挫折教育严重不足,要让孩子多经历风雨。

  针对此现象,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认为,就外部因素而言,社会压力大是主因,来自竞争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生存压力,使年轻人心生焦虑,缺乏安全感。其次,从内部因素来讲,年轻人抗压能力弱,遇事难以独自承担。成长过程中,难以将挫折转化为动力,遇到困难往往消极对待,自我否定。另外,社会对生命教育的缺乏,也是年轻人处事极端的因素。

  针对青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蔡劲林建议,社会和家长都应加强对孩子的生命教育,使年轻人珍惜生命。家长要调整家庭教育理念,增强青少年的抗压能力。另外,青少年自身也应扩大交往面,加强人际互动,学会与人分享、倾诉。

[作者:张尚初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