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爱妻潘雨辰大婚
“陪绑”赴考意外上学,不卖猪肉迷上舞台
说起今日的荣耀,侯勇却满是昨日的心酸。侯勇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的家族血统中几乎没有一点儿艺术基因,他的成长环境也缺少文化氛围。因为他是家里的老大,所以从小就承担了照顾弟妹的责任。侯勇说:“我在照顾弟妹时,就迷上了武术。那时我读初三,不想上学,四处和人打架,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就因为这个 “爱好”,侯勇暂别了学校,就此踏上了“工作岗位”。
“我第一份工作是筛炭,虽然那活儿特别累,但我觉得这是让我锻炼身体、顺便习武的好机会,所以干得特别带劲。但当我妈妈有一天去看我工作时,就再也不让我去了,她觉得那根本不是一个15岁孩子该干的事情,于是我就告别了短短3个月的筛炭生活。”之后,侯勇又做了一段时间的烤面包工作,然后竟然到大街上干起了卖猪肉的活儿。虽然现在看来这也许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干的,但当时小县城的国有单位确是很吃香的。虽然在市场卖猪肉,但这个机灵的小伙子,还在行业比赛中获得了名次,这让侯勇很得意。
正当十八九岁的侯勇甩开膀子劈骨头、垛肉,干得正起劲的时候,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一生。1987年,侯勇的一位同学想报考江苏省戏剧学院,邀请他到南京陪考。一试、二试、三试,他居然通过了,而同学却名落孙山。“没想到,是我考上了,而且是那年整个连云港市考取的两名考生中的一个”。喜出望外的他赶紧回家补习文化课,终于成为江苏省戏剧学校话剧专业的一名学生,从此步入艺术殿堂。
那时候,侯勇刚过完自己20岁生日。直到成为江苏省戏剧学校的一名学生,侯勇才明白,做一名演员实在是很难。他回忆这段求学的经历时说:“那3年,实在太宝贵了,也许我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是在江苏省戏剧学校的刻苦学习,让我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功底。我们那时候做学生也够实的,什么走穴的事情是很少有的,大家都一个劲地只知道学习、练基本功。所以,我们那几届出了不少优秀演员。”
毕业分配时,侯勇选择了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一个原因是他希望能够接受部队的考验,圆自己军人的梦想。另外,他还希望能早些分到房子,和爱人有个共同的家。但是,侯勇的演艺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刚进这个圈,侯勇就整整10年没有抬起过头。
他说:“我到话剧团之后,突然觉得理想与现实差距很大。话剧团的演员非常多,我在那儿几乎就是跑龙套,什么军人甲、民工乙等,演一个没有一句台词的旗手就演了一年。那段时间是我最痛苦的日子。前一分钟还是解放军,后一分钟根据剧情的需要就成了国民党了。这还算是好的,总也演得有个人样儿吧。有时候,大树啊、墩子呀,也得演。那才叫辛苦。”从只能跑龙套到全军话剧舞台上的主角,再到家喻户晓的影视剧明星,这其中的艰辛和努力,或许只有他自己才能体味。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