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原谅,这是一个新闻人物要素不全的新闻。如此,也是为了一位老人,为了尊重她内心深处的美好平静。
○3月9日,本报以《一位河南老人 22年守护心底最美好的“安静”》为题,报道了一位河南老人与她22年默默行善的故事。
○3月12日,在反复承诺“只说故事,不透露信息,不提名字”之后,她终于勉强答应和我们“简单聊聊”。显然,我们最终还是打破了她的平静,还请老人和大家原谅。
○我们的初衷,就是想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生活里的这些不经意间的感动。
3月9日,本报以《一位河南老人 22年守护心底最美好的“安静”》为题,报道了一位老人与她22年默默行善的故事。
文章出来之后,读者、网友纷纷反馈:这样的好人,应该更深地挖掘,不是为了赞扬,而是更好地弘扬。
这一挖不当紧,感动扑面而来:她22年的演出所得,几乎都捐给了贫困孩子,有据可查的至少有37人;她参演过《雷雨》、《月牙》、《任长霞》等近百部作品,却经常穿着带补丁的袜子,一家三代挤在不足50平方米的两居室里……
(记者 刘克军 首席记者 夏友胜 见习记者 孙川川/文 记者 袁晓强/图)
一条纠结的微博
故事还得从微博说起。
3月8日,她给丈夫发了条短信:想再去捐点钱,帮几个孩子,过个有意义的节日。丈夫回了俩字:好极。
老人感冒还没好透,有点咳嗽。外面风很大,她穿着半旧的棉衣棉裤,戴上口罩,乘车到了希望办。
这里的人,老人不陌生。面对一摞贫困生资料,她捐了3000块钱,像往常一样,指了指最上面的三个:“不用选,每个都很难。”
办完手续,希望办的承东升去送她。回来的路上,承东升想,要不要发条微博?纠结了很久,他还是用希望办的官博,发了老人捐款的那条消息。
发完微博,承东升给老人打了个电话。老人当时在电话里有点恼火:你真是事儿多,没有透露我的消息吧?
她没想到,正是这条微博,让她藏于心底22年的秘密,不经意间泄露了。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