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访南京各大银行发现,与去年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开始“转向”。与去年短期理财产品大行其道有所不同,现在中长期理财产品开始增多。
中长期产品 “放量”发行
近段时间以来,中长期理财产品扎堆发行。“和往年一样,过完春节长假,明显感觉到客户手中的资金变得宽裕,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出手也比较大方。”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春节刚过,市民手头持有不少年终奖、分红等闲置资金,理财需求非常旺盛,不少客户都是主动要求购买理财产品。商业银行也瞄准这一趋势,发行了大量年化收益率较高的中长期理财产品。
在华夏银行的一家营业网点记者看到,大厅内的产品发行计划仅一周内便预计发行近十款产品,产品种类繁多确实让投资者眼花缭乱。“相比于1月份发行量锐减的局面,2月份发行速度可能明显加快。”该网点的理财经理分析。
“年化收益率高的理财产品一般门槛也比较高。”华夏银行特约研究员吴健雄认为,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收益越高,资金成本就越大,起点金额就会相应提高。去年不少5万元起售的产品在开年的理财市场已难觅踪影,大部分中长期理财产品的起售点已提高至10万元。
追求资产增值须规避风险
光大银行理财师表示,人们合理配置自己的资产,不外乎是寻求资产的增值,同时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选购理财产品也应当如此。因此,不论是年前的短期还是年后的中长期理财产品,投资者都应该谨慎购买,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
首先,不要盲目团购理财产品。中长期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往往比较高,有的高达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一时拿出这么多的“闲钱”实在困难,很多居民于是留意到部分理财网站推出的产品团购活动。其实,理财产品的团购行为很可能是一种机构炒作的噱头。“由于没有正规合同,也没有相关法规对此进行保护,若贪图一时优惠,很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光大银行理财师说。其次,投资者要留意理财产品的募集清算期。
比如一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募集期是14天,投资者如果在募集第一天就购买产品,那么资金将在账户上闲置14天,不产生任何收益。投资者不妨在产品募集期接近尾声的时候再将资金存入账户,提高其利用率。
此外,中长期理财产品虽然收益较高,但是期限也比较长,大部分在6至12个月。在这个期限内,银行不接受客户提前支取本金和收益的做法,只能在约定的到账日领取,投资者一定要注意资金流动性方面的限制,以免影响资金使用的效率。本报记者 杨艺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