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0日电 香港《大公报》10日刊文说,最让马英九“政府”头痛的美国牛肉入岛问题又来了。华府本月初迫不急待地要求台湾方面重新考虑开放美国牛肉及相关产品进入台湾市场。这原本是一个经济议题,但三年前竟险些酿成政治危机,如今“美牛”卷土重来,且气势汹汹不减当年,马“政府”如何招架,岛内各界无不议论纷纷。
文章摘编如下:
一直以来,牛肉问题在“台美”之间就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由贸易问题,而是小大之间的不平等谈判。美国向来以“台湾的保护者”自居,向台湾予取予求。而台湾也因为有求于美国,包括军购、赴美免签等,常常不得不作出让步。
美国于2003年12月底传出疯牛症,为避免疯牛症从牛传给人,当时的扁“政府”禁止美国牛肉输台,2005年4月迫于美国的压力而解禁;3个月后,美国传出第二起疯牛症,美国牛肉再度遭禁止输台,但半年后扁“政府”即开放30个月龄以下、去除特定风险物质的去骨肉块,由于害怕民意反弹,只在官方网站上“静悄悄”地宣布了这个决定。
2009年10月马“政府”与美国签署了“美国牛肉输台议定书”,扩大进口美国牛肉规模,包括30个月龄以下的美国带骨牛肉、内脏和绞肉。但因为当时美国仍是疯牛症的疫区,该协议遭到台湾民众强烈反对,马英九的声望更大幅滑落14个百分点。而这股民怨甚至持续到了两个月后的县市长选举,民进党总得票率从2008年“大选”落后国民党17个百分点,一下子缩小至5个百分点。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如今马“政府”又遇到美牛问题,3年前的教训无疑是反面教材。其实,台湾的牛肉有9成5仰赖进口,仅5%的牛肉属于自产。按理讲,台当局从海外进口牛肉,对本地养殖户的影响应不算太大。而且据一些商家反映,台湾消费者还挺喜欢美国牛肉的。而2009年岛内民众之所以极力反对进口美牛,主要是担心疯牛症。
一言以蔽之,马“政府”当年的失策之处在于政策不透明及沟通能力不足。俗话说“聪明的人不会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马“政府”今后如何在美国政府和本岛民意之间找到平衡点,值得持续关注。(朱穗怡)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