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缩量压价又延期 大盘股IPO弱市"瘦身"或成常态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01 07:14: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有人揣测证监会是否重回窗口指导。其实,自上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到现在,证监会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干涉发行定价和规模,力推发行市场化,没有也不可能‘开倒车’、重新回到行政指导的老路上去。”对于市场的质疑之声,消息人士表示,证监会正在积极调研,计划在下一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解决发行定价偏高的问题,未来的定价方式将“结合市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定价,“只要能够合理定出新股价格,都可以考虑采纳实施”。

  “瘦身”发行非个案

  大盘股接连“瘦身”发行,有投行人士认为这些绝不是个案。在成熟市场上,新股根据市场情况延迟发行或调整发行数量均是常态,例如,三一重工及海通证券均曾因市场疲软而推迟H股发行计划。A股市场频繁出现大盘股因势而动的情况,这是市场成熟的表现。他预计,如果市场未能转暖,未来可能出现更多大盘股“瘦身”发行案例。

  一家正筹备上市的公司负责人表示,当初公司拟定募资规模时,市场还好,并且公司所处行业的前景颇为乐观,但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承销商多次与其沟通是否有必要压缩发行规模以保证尽早顺利发行。“我们还没有做决定,要么延迟发行,等市场转暖后再启动程序;要么向新华保险和中国交建学习,压缩发行规模。承销商预计,起码要削减三分之二的发行量。”

  业内人士认为,新华保险和中国交建压缩发行规模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一步延伸的信号。“以往新股发行过会后,都是招股说明书报多少就发多少,但大盘股主动压缩发行规模可能意味着,以后发行规模不能任由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拍脑袋决定。”

  不过,业界也有观点认为,大盘股是否需要压缩规模与其募集资金的用途密切相关,如果募集资金的投向能够说服监管层和投资者,仍有希望维持原来的发行规模。

  “募集资金的使用是证监会审核的重点。”部分投行人士认为,此前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均明确表示,将在下一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通过制度完善抑制偏高的新股价格,其目的在于使有限的市场资金支持更多的实体经济发展,去年确实有很多公司因为募集资金使用问题无法说服发审委而折戟IPO之路。“预计针对募集资金规模与企业需求是否吻合的审核将越来越严格。”

  记者 蔡宗琦

【 作者:陈鸿燕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