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春节不变的是年味 网友纷纷调侃“假日综合征”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01 15:05:00   来源:新华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春节年年过,年年有新景。

  龙年新春,处处透着新的年味。从“归家守岁”到“旅游过年”,从“短信拜年”到“微博晒年”,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永远是年味是亲情。甚至连春假结束的上班首日,网民们也是你一言我一语,将“假日综合征”变成了调侃的对象——在嬉笑怒骂中乐呵一把,抖擞精神迎接崭新的一年。

  异地过年,不变的是亲情

  “春节期间,在马来西亚华人区,水果摊上摆满了柑橘,几乎看不到其它水果,这种景象在平常是看不到的。因为按照当地年俗,走亲访友送柑橘是最大热门。”在我省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翟先生,春节期间携带一家老小远赴新马泰。领略异域风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当地独特的年味。

  “时逢中国新年,新马泰三国的华人聚集区散发着浓郁的年香。像在泰国,当地华人会摆出一些年货摊点,出售春联、红灯笼、中国结……远远望去,红彤彤一片,颇为喜庆。”大年初一,泰国的导游还按照中国风俗包了个100泰铢的红包,作为压岁钱送给了翟先生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

  新马泰十日游,翟先生大年初二才回到南京。他笑道,“异国过年反倒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年味。其实,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哪里不是过年。这个年我一个短信没发,一个电话没打,一杯酒没喝,少了很多过年的‘麻烦事’,过得轻松自在,老人小孩也开心,算是一种健康的过年方式吧。”

  不约而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异地过年。据省旅游局透露,今年春节期间,我省居民出境旅游度假的热情高涨,部分热门线路报名人数增幅超过50%以上。从“归家守岁”到“旅游过年”,境外显然不是唯一的选择,境内的名川大山、名胜古迹,甚至风景优美的农家田园都让颇具探索精神的家庭趋之若鹜。

  除夕夜,记者接到在北京一家公司担任财务总监的高中同学张如的电话,她兴奋地称,她在三亚购置的酒店式公寓已经收房,今年正带着老人孩子留在三亚过个暖和的新年。而在当地,像她这样的“候鸟式”过年的业主不计其数。大年初二,当在南京一证券公司工作的马志远一家到达安徽和县碧桂园凤凰酒店时,看到人来人往的景象,很是惊讶。“原本以为很冷清的,结果发现酒店里人很多,楼前空地上还有很多烟花爆竹的碎屑,听说不少南京人除夕都在这里过的。”

  微博晒年,拜年晒出团圆喜

  龙年春节,“微博拜年” 、“微信拜年”被认为是最给力的拜年方式。记者收到一条娘家大侄儿发来的微信,下面@(艾特)了无数人:祝各位叔叔阿姨,大伯大妈,兄弟姐妹新的一年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马精神!

  虽然拜年短信以320亿条的信息量再创新高,但微博拜年显然更受到“80后”、“90后”们的青睐。在微博上发祝福省钱、省力,也顺应了时尚潮流。“新浪微博至今已有2.5亿的注册用户,用微博来拜年、送祝福正成为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艾特’拜年是今年的新潮流。”据新浪公关部有关人士介绍,仅在龙年新春第一秒,网友们就热情发布了32312条新浪微博,刷新了兔年春节创下的峰值纪录,是去年的近3倍。龙年新春第一分钟,新浪微博上更是有481207条微博发布。1月29日下午3点,记者在新浪微博搜索“春节”“拜年”词条,发现有近3000万条相关微博。

  “80后”网民徐成说,“我今年用声画合一的微信拜年,不用开电脑,也不担心手机信息通道阻塞,,能让对方第一时间看到,而且能送出亲口说的祝福,感觉特亲近。”据介绍,微信拜年是年轻人的“新宠”,可以将录制好的真诚温馨的祝福语瞬间传送,极富新意。除了微博、微信,年轻人群热衷的祝福新式武器还有米聊、QQ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不少时尚人士在节假日里也是机不离手,微博成为人们节假日里形影相随的“密友”。除了拜年送祝福外,有些网友还在微博上直播自家年夜饭盛况,一道道丰盛菜品的照片看得让人垂涎欲滴。“送您一条红烧鱼,祝您年年都有余;送您一块年糕,祝您新年步步高;送您一块冻豆腐,祝您一年都有福……”新浪网友“神奇宾宾”在微博上晒自家的年夜饭照片,秀温情、晒团圆的同时,又给博友们送去了特别的问候。

  条条真情祝愿,满满欢乐幸福,新年人们忙碌的身影,尽在微博中体现。“微时代”来临,彰显出强大的威力。网友们图文并茂,将“微”元素融入传统年味儿中。就连不少平时较为“严肃”的政务微博也不约而同在今年通过微博来拜年,传达祝福,拉近了与网民的距离。

  网络吐槽,抖擞精神又一年

  除了微博晒年外,节日后期和上班伊始,网友们还纷纷吐槽节后综合征,成为网络惜别春节的一道独特风景。

  1月29日,龙年的工作大幕正式拉开,“节后上班爽不爽”牢牢占据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首位,截至当日14时30分,关于“节后上班爽不爽”的新浪微博话题数量就超过5600万条。不少网友表示很难进入工作状态,有的犯困、焦虑,也有人因收到老板红包而“精神大振”、喜上眉梢。微博成为网民倾诉心情的阵地。

  “上班第一天犯困的请举手,过年过成了胖子的请举手,做梦还在放假的请举手,节后综合征伤不起啊~~~”“交广信息V”的这一微博,引来很多新浪博友的共鸣。很多人表示第一天上班心情“很不爽”,“挣扎着起床+迟到+抑郁”。而一位名叫“阴天有时有阵雨”的网友发布微博调侃自己初七上班的感受:“上班中,有种三魂不见七魄的失落感”。

  这几天,“假后返工时差”也成为互动百科推荐的热词。所谓“假后返工时差”,是指经历了放松的作息方式再回到工作状态,人们的生物钟已经发生改变。这种感觉就跟乘坐飞机跨越时区飞行一样,是有时差的。1月30日,不少网友争相转发微博“倒时差”:“今天已是返工第二天,如果仍感到困乏倦怠,不妨听些音乐放松放松,星期一的早晨,请打起精神来战斗!”

  首个工作日,也有不少人互相鼓劲,共祝龙年开工大吉。初七一大早,在南京市级机关工作的公务员谢女士就给朋友群发短信:“开春了,开工了。祝新一年开运、开心哈!”网友们还通过QQ群发、发布微博等形式,为自己和朋友祈祝好运。更让不少网友兴奋的,是单位领导派发的“开运”红包。新浪网友“深蓝sea_2011”就激动地大晒红包:“春节长假后第一天上班,公司抽红包,中了头彩:600元!希望全年有个好兆头!”而另一位网友“拉卡拉陈灏”则在微博中打趣道:“新春茶话会圆满结束,大家纷纷表示,开门红包的确是治愈节后综合征的一剂良药,红包里装的不是钱,是鸡血。”

  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南京著名民俗专家周安庆表示,社会在发展,过春节的形式一定会变化。不论人在何地,采取何种过年方式,不变的是精神,是美满团圆等突出“家”的概念的精神内涵,是存在人们心中那份浓浓的情意。而网络吐槽,也算是一种特别的解压方式。

  本报记者 刘艳元 韩涛 田梅

 

【 作者:蒲波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