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网友推荐

【图文】陈光标的荣辱 不是中国慈善盖茨?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9-06 07:08:23   来源: 中原网综合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欣赏盖茨,不学盖茨
  对于盖茨的善举,所有接受采访的企业主都表达了自己的欣赏。丁升说,再过五六年,他也打算提前退休,“钱够了,想去做慈善”。不过,除了丁升的这个“远景规划”以外,在受访企业家里,多数都没有打算效仿比尔·盖茨成立基金会的做法,也不计划在自己的企业里将慈善制度化。

  企业主们拒绝制度化,最主要是认为自己的慈善资金规模比较小,还没有到必须制度化的时候,也不希望形成制度后给企业和个人造成压力。

  吉新是江苏一家电子类企业的董事长,在他的企业里,有一个“准基金”的制度。每年,员工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捐赠到企业内部的一个账户上,这笔钱,一部分用于企业职工之间的互助,一部分用于社会捐赠,社会捐赠的目标主要是学校和贫困病人。

  这个“准基金”,每年大约要捐赠出上百万的资金,但在企业内部,并没有专人管理,只是属于企业办公室的业务范畴。吉新认为,如果专门成立部门管理这100多万的支出,在成本上不合算。而向崎不准备建立慈善制度,有他自己的特殊原因。“我企业的员工,文化素质不是非常高,如果我把每年的捐赠变成制度,职工会想:为什么要把这么多钱捐给别人?”

  如果企业建立专门的慈善机构比较困难,向非营利的慈善机构捐赠,委托慈善机构使用善款,应该是一种“省事”的方法,但受访的企业家们,似乎更愿意亲力亲为。

  吉新企业的捐助对象,是根据员工、朋友、供应商提供的线索,公司自己出人去调查,然后确定。类似的是,200 6年湖南洪水,丁升和一些朋友每人捐了几万元,他们把钱买成大米,委托一位热爱户外旅游的朋友,亲自把米押运到灾区,分发到灾民手中。很多企业主都表示,像这样自己去寻找捐助者,并监督善款的使用,更加放心。

  吉新过去也尝试向慈善机构捐赠,但事后发现,他的善款没有如愿落实,让他很失望。更多的受访者,并没有尝试与慈善机构合作,但根据常常看到的新闻报道和坊间的传言,他们对国内的慈善机构总是抱有怀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 编辑:任芳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