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探访郑州老胡同的生活调调(组图)

2013-06-20 08:56:43 来源: 大河报
字号  

雨后的树叶清晰秀丽,正好呼应了身后安静的绣楼。

狭窄的街道

逼仄的过道尽头就是她的家

(画外音:在胡同里生活25年也没拿到“房本”,但邻居早已把她看成“郑州人”)

300多米长的砖牌坊街,69岁的江素英每天要扫两个来回。从兰考老家来郑州打工,一晃已经25年了。头发近乎全白的江素英没有“房本”,她初来这座城市时只能在这条胡同的一个角落里安“家”——一个亲手搭起来的石棉瓦棚,不过十来平方米,在一个走过了也不会察觉到其存在的狭窄的过道尽头。

“我不觉得累,我可喜欢扫地,西大街这片儿哪一道街我都扫过。”江素英扫地认真仔细,晚上七八点,结束了第二轮打扫的江素英回家给孙子做饭。

江素英说,家里没有自来水,她只好租用几十米外邻居的水龙头,每月付五到八块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江素英说自己也没觉得无聊和孤单。

一贯负责的工作态度为她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即使现在没以前腿脚利索,领导仍然很放心地不去检查她的工作成果。街坊们更加爱护这个勤劳善良的“移民”,在她工作闲暇时同她唠嗑,她在饭点经过时送她食物,在她“饭也吃不上”的困难时期纷纷借钱给她。

25年的胡同时光,虽没能像本地人一样“凭关系”拿到“房本”,但江素英在邻居们心里,还是成为胡同里的“郑州人”。

年初刚刚调高了工资,每月1300元的收入,江素英还要寄钱给老家健在的老娘。她不怕石棉瓦家里的冬冷夏热,只是担心不久以后的拆迁来临时,哪里是她下一个家。

南门西拐

厚厚的灰尘

百年绣楼强撑着空虚的门面

(画外音:,70岁的张大妈守着这个她并不感兴趣的“老家伙”安然度过了20多年时光)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南门西拐4号院成了“郑州文化用品厂”(以下简称“文化厂”)。水泥模雕的门头,黄底五角星,随处可见的“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红色年代革命风格的厂区,把院子里面一座青砖灰瓦、花雕墙角、坐西朝东的绣楼,无限神秘地揽入怀中。

文化厂被划入商城遗址规划区后,4号院的厂房陆续被拆除了,现在只剩曾经风光无限的绣楼被厂办公室占用后,强撑着空虚的门面。不知多少年前就被用作仓库,绣楼二楼堆满了文化厂淘汰的文具,半米宽的楼梯又窄又陡,布满了厚厚的灰尘。文化厂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说不清这楼的历史,“至少百多年了”。

走近4号院的大门,70岁的张大妈抱歉地笑着说,她只是个看门的,历史什么的不清楚。张大妈守着这个她并不感兴趣的“老家伙”安然度过了从许昌来郑后的20多年时光。她和老伴儿互相依偎,蜗居在10多平方米的门卫房里。

[作者:见习记者 刘瑶 文图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