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探访郑州老胡同的生活调调(组图)

2013-06-20 08:56:43 来源: 大河报
字号  

书院街的黄昏,温暖祥和。

“胡同”摄影师:

当生活被遗忘,只有生存继续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刘现义是个喜爱一切老东西的郑州本土摄影师。

古老的胡同狭窄的街,闲聊的邻居漫步的猫,宁静的老宅祥和的树,他和他的镜头偏爱郑州市管城区的这几条胡同里与“老”相关的一切物件儿。

刘现义每年都要来串胡同,试图记录郑州为数不多的老式生活场景。他说远远地看到墙上新喷的“拆”字,他什么都做不了,唯有拿起相机,尽可能定格下触动他心弦的每一个瞬间,留存在记忆里。

刘现义说:“我们不停地把古老都灭掉,以为能生活得更好。其实我们忘了,这些被无情抛弃的老建筑里,那些被遗忘的时光,才是真正有滋有味、有情调的‘生活’,在所谓的现代化城市里继续的,不过是‘生存’而已。”

记者手记

可否用实物

保留郑州的过往

据郑州市管城区文物局介绍,除了书院街112号的郭家大院,南门西拐的绣楼也是郑州市管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对这些文物的保护工作,有关部门还只是停留在“制订方案”的阶段。而且即便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范畴,郭家大院似乎依然难逃“迁移异地保护”的命运。

文物保护单位尚且如此,那些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达不到文物评定价值,但却让世代生活在其中的郑州人无比珍视、难舍难分的老宅院、老建筑,等待它们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文物部门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复。

去年我曾有幸采访过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卢秀丽馆长,以前不为人知,香港这个堪称“白富美”的国际化大都市,还保留着一些分散的古村落。年轻人多数都搬出了村落,只剩老人依然留守。但是政府的保护却不遗余力,按照建筑物本身的历史价值进行分类,价值巨大的被列为“法定古迹”由立法来保护,价值没那么大的也采取行政措施进行保护。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香港把一些老建筑集中的地方进行集体保护,修筑了“文物径”(将各个老建筑用一条小路连起来),市民可以集中游览、观看。而说起修筑“文物径”的初衷,卢秀丽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孩子常被递给去了皮的苹果,会以为苹果本就是白色的。要让孩子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才明白香港的过往怎样,所以见证了香港历史的实物一定要保留下来。”

在老宅相对集中、还有现成胡同的郑州市管城区是否也可借鉴?

[作者:见习记者 刘瑶 文图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