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三夏”顺利结束 220多万亩小麦颗粒归仓

2024-06-16 09:20:09 来源:中原网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赵冬)中原熟,天下足,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近期,郑州市成功完成了今年的“三夏”生产任务,全市220.56万亩小麦已全部收获,秋季作物播种工作也基本完成。此次“三夏”生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郑州市农业农村局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通过精心组织和科学调度,确保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夏”是指夏收、夏种和夏管三个农业生产环节,是确保全年农业收益的关键时期。我市成立了“三夏”工作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市的“三夏”生产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生产一线进行调研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高效农机助力丰收

市农业农村局组建了8个工作小组,涵盖了机收调度、技术服务、种子保障等多个方面,确保“三夏”生产的顺利和高效进行。今年,郑州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共组织了逾22万台(套)的农业机械投入“三夏”生产,共检修各类农业机械15万台(套),发放跨区作业证670张。在中石化、中石油加油站设立224个农机保供加油点,柴油价格实行优惠折扣。此外,市县(区)各级还设立了24小时机收服务热线,为农机手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玉米机械化播种率保持在97%以上,高效率的农机作业确保了农作物的及时收割和播种,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我市还特别强化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禁烧责任体系,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全面监控秸秆焚烧情况。并积极谋划中央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着力构建建县、乡、村秸秆收、储、运体系。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秸秆收储利用主体62家,年收购量11.39万吨。此外,通过开放公共场所供农民晾晒小麦、设立烘干设施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农民晾晒难题,减少了焚烧秸秆的行为。全市共为种粮农民提供晒场面积11万平方米,满足了群众晾晒需求。

田间地头指导服务

由于今年干旱少雨的特殊天气,部分农田土壤表层不同程度缺墒,给秋作物播种出苗带来不利影响。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家及时制定下发了《2024年秋粮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到田,开展夏播夏种技术指导服务活动,先后制定发放技术明白纸及玉米大豆高产技术模式图等1000余份,服务指导200余人次。农资供应方面,郑州市加强了对种子、化肥等农资的监管,确保了农资的质量与供应量。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市不仅顺利完成了“三夏”生产任务,还为秋粮的稳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郑州市将继续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落实秋粮生产任务,确保全市秋粮面积稳定在233万亩以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