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摘编】2024,我们脚踏实地、拼搏奋进,凝心聚力再出发,为共同梦想勇往直前

2024-02-04 07:47:35 来源:中原网

2月3日上午,在郑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长何雄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为2024年郑州发展擘画蓝图。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总目标,全面深化“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和“十大建设”工程,聚焦“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高效能治理,确保整体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争一流,加快国家中心城市转型发展步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迈出更大步伐,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主要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进出口总值平稳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节能减排降碳完成国家和省定目标。

“四宜”之城,茁壮成长

着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1

突出创新核心地位

扎实推进创新高地建设

聚焦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创新生态、创新人才,加快锻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持续深化中原科技城“三合一”融合发展。组建中原科技城博士后创新创业孵化园,新引进优秀人才2500名以上,累计引进院士25名以上,新培养数字人才1万名。

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倍增计划,深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新认定高企1000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企业8000家以上。

力争引进落地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10家。

积极引育创新人才。力争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50个,支持优秀青年人才项目60个,引进博士及以上优秀青年人才1000名。

落实“郑聚英才计划”,持续推进青年创新创业行动,力争20万名大学生来郑留郑。

2

全面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争创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为带动,坚持龙头引领、链群发展、产业配套、智改数转,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持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电池、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创新性产业。

突出打造电子信息“1号”产业,力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长5%以上、集群规模达到7000亿元。

聚焦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超70万辆,带动汽车产量突破140万辆,汽车产业产值增长60%以上、集群规模达到4000亿元。

依托中电装、中铁装备、郑煤机、卫华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5个以上。

空中丝路,越飞越广

3

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以项目为带动扩投资增后劲。压茬推进、接续发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确保签约率、开工率、达效率居全省前列。抓好已谋划的3800个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5200亿元。

加快推进上汽集团新能源电池工厂、紫光智慧终端产业园等1000个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完成1300亿元。

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打响“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品牌,力争接待游客达到1.7亿人次、境外游客突破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

4

深化改革开放不动摇

着力破解瓶颈难题

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组建产业投资集团,推动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组建科创集团,加强基础研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创新联合体。

巩固提升“15分钟便民服务圈”成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新增“一件事”30项、“免证可办”事项100个、“跨省通办”事项100个。

强化自贸区引领作用。聚焦打造“丝路自贸区”,加快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行动,构建“全域自贸”创新发展体系,新入驻企业1.5万家。

持续巩固枢纽地位。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加快推进机场三期扩建,研究谋划第二机场建设。新开国际客货运航线5条,完成旅客吞吐量2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5万吨。

提速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建成郑州国际陆港新港;进一步完善国际线路网络,重点推进郑州至德国、俄罗斯、越南、老挝“枢纽对枢纽”建设;实施“班列+产业”行动,力争开行中欧班列标准列3000班以上。

国际运输,畅通无阻

5

尊重规律精细治理

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变

编制完成《郑州市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行动纲要》等规划,引导形成多中心、网格化、组团式、生态型城市空间结构。

落实《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陇海路东延等25个郑港融城项目建设,抓好平安大道、郑开大道智能化改造等郑开同城项目建设,推动郑开同城化提速提质提效。

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人才公寓2万套(间),分配人才公寓2万套(间),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3700套。

加快供水供热“一体化一张网”建设,新建改造供水管网85公里、燃气管网102公里、供热管网31.5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

完成道路中小修50万平方米,主干道亮灯率98%以上,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万个以上。

6

聚焦绿色低碳循环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低碳发展之路,着力建设美丽郑州。

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展黄河流域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

深入实施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打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消除、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场攻坚战。

持续推进国土空间增绿扩绿。实施大嵩山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完成营造林3.28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个、森林乡村50个。

践行公园城市理念,市区新增绿地300万平方米,新建公园游园30个,完成道路绿化50条。

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46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29亿斤以上。

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

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着力培育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电商流通等新业态。

产业向“新”,蓄势发力

8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2.6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8万人。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区新建中小学校10所,投入使用中小学校15所,新增学位2.7万个。

加快健康郑州建设。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36个市县共建专科、15个网格化布局的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构建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体,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为业务支撑的两级服务体系。

建立城市社区“银发顾问”制度,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提升至60%,全市养老托老床位数达到6.6万张。

实施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力争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8个。

9

统筹发展和安全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抓好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剩余1.9万套专项借款项目全部交付,非专项借款项目交付4.2万套以上。

全力维护公共安全。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持续打造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郑州模式。

深化“雷霆”系列专项行动,防范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

10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以更大力度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 王红 见习记者 田莎 摘编

本版图片由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新华 马健 黄一斐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