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锦意”
四川两次发函保护它
“责令郑州动物园停止利用大熊猫牟利的一切行为。”
“锦意”死亡后,郑州动物园谎称其送回四川,有不少网友已开始质疑“锦意”的死亡与动物园管理不善有关,并提出其曾遭强迫与游客合影、鞭打等虐待。对此,园方均予以否认。
四川省林业厅野保处工作人员说,曾在2011年国庆节,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了“锦意”与游客合影的照片,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立即向郑州动物园发函,责令其马上停止利用大熊猫牟利的一切行为。
之后的春节,又有网友发现了合影的行为,卧龙再次发函要求其立即禁止。该工作人员说,动物园当时回复,并不是园方的行为,而是饲养员的个人行为。之后,该动物园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
惜别“锦意”
或收回另外一熊猫
“如果是郑州园方责任,会考虑收回另外一只。”
“龙升”也是一只从四川租借给郑州动物园的大熊猫,今年已13岁。在郑州,它和“锦意”妹子是邻居。
“如果‘锦意’真的是因为细小病毒致死,这一病毒会通过粪便传染,住在隔壁的‘龙升’也很有可能会染病。”前往郑州处理“锦意”死亡的专家李才武说,郑州之行他还肩负着照顾“龙升”的任务,通过观察它饮食等方面,预防它发生“锦意”的悲剧。目前,“龙升”一切正常。
郑州动物园此前曾表态,动物园负责提供展出馆舍,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负责饲养管理工作,郑州市动物园不参与饲养管理。对此,李才武解释,当初与郑州动物园签订租借协议时,双方明确了由研究中心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协助郑州动物园饲养“锦意”,“管理工作由动物园负责,比如挑选竹子、竹子的来源等。”
四川省林业厅野保处工作人员说,等“锦意”的尸检结果出来,如果是卧龙方面存在失误,将会要求其对外派的饲养员加强管理,并对所有外借的大熊猫进行检查。如果是郑州园方的责任,考虑到大熊猫的安全,林业厅会要求收回另外一只。对于“锦意”的死,也有可能是正常死亡。
专家说法/
圈养大熊猫患病风险偏高
在2012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年会上,公布了一组具体数字:2012年,整个大熊猫圈养种群新增个体21只(含野外救护1只),死亡达到13只(不包含初生幼仔)。该年圈养大熊猫死亡个体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这一年的种群增长率较2011年有所下降。
随着大熊猫圈养种群的扩大,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说,圈养大熊猫重要集中饲养在几个机构中,饲养密度较大,增加了发生传染性疾病的风险。而大熊猫现有的某些疾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与治疗。如2012年圈养大熊猫发生多起死亡事件,病因包括心血管瘤、脑溢血等,也有不明原因死亡个体。
在去年11月的大熊猫保护国际研讨会上,张志和提出,虽然圈养大熊猫部分繁育技术突破及逐渐成熟,圈养种群依靠圈养繁育个体迅速增长,但大熊猫健康以及疾病威胁仍然十分突出,如大熊猫出血性肠炎也是其中的一种。据了解,此次经多方专家初步诊断,“锦意”是因急性出血性胃肠炎致大量出血、休克,导致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死亡。
●2010年7月,济南动物园大熊猫“泉泉”吸入有毒烟雾死亡。经调查,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组织人员在用于养殖蘑菇的防空洞内,使用优氯净和锯末点火灭菌时产生毒气,毒气通过排风口排到熊猫馆内,致使熊猫中毒死亡。
●2010年7月,北京动物园奥运大熊猫“水灵”患急病死亡。解剖发现,“水灵”患的是肠系膜扭转,俗称绞肠痧,一般从发病到死亡也就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