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忆峥嵘岁月 老兵几度哽咽

2013-10-22 00:53:10 来源: 郑州晚报
字号  

王久最近身体不太好,记者采访时,他正在郑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但谈起解放郑州的往事,他立刻就来了精神。

王久最近身体不太好,记者采访时,他正在郑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但谈起解放郑州的往事,他立刻就来了精神。

1950年,王久在云南昭通的老照片。

1950年,王久在云南昭通的老照片。

郑州战役后,我军解放开封。

郑州战役后,我军解放开封。

郑州战役中,我军战士乘坐缴获的坦克开出战场。

郑州战役中,我军战士乘坐缴获的坦克开出战场。

    老兵档案

    王久,83岁,历任通讯员、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先后荣立一等功四次,二等功五次。

    在解放郑州战役中,冲锋在前,血战邙山头,抢占黄河大铁桥。离休后担任解放郑州战役绿城战役会会长。

    王久身世坎坷,6岁时,父母相继去世,8岁时,相依为命的哥哥也患病走了。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他一个人在村子周围方圆几十里以乞讨为生。

    1947年8月,陈谢大军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同年9月,部队在洛阳嵩县大坪乡园屯村招兵,13岁的王久挤进人群,挺着胸对着招兵的解放军说:“我要当兵!”但因年龄太小而被拒绝。后来,王久“谎称”自己已经17岁,才顺利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提起郑州之战,老人数次哽咽

    10月18日上午,老英雄在郑州人民医院住院。

    “胃大出血,当时就休克了。已经住院十来天,现在好多了!”病床前,王久的爱人沈灿枝边帮老伴整理衣服边说,“病来如山倒,这么坚强的人一下子瘦了十来斤,让人心疼。”

    “10月23日凌晨,我和连司号员刘苁华一同执行侦察联络任务。完成任务后,我和刘苁华一路说笑往回走,他告诉我,他的老家就在黄河北,等全国解放了,要带我去他家。”说到此处,王久已泪眼模糊。“当时只听一阵爆炸声,我完全被炸蒙了,只知道踩到地雷了。清醒后,身旁的刘苁华不见了踪影,我疯狂地在废墟中扒来扒去,扒出了刘苁华的半条腿。当时我浑身有十几处伤一直在流血,但那时我一心只想着要把战友的遗体带回去,没感到痛和害怕。”

    “1978年,我从部队转业回到郑州,当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市烈士陵园缅怀牺牲的战友,没有发现刘苁华的名字。”王久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烈士陵园。从此,寻找“刘苁华”就成为他的第一要事。“没有革命先烈的壮举,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从此之后,他跑民政局、找部队,查档案,访首长,东奔西走,跑遍大半个中国,历经20多年,终于接到省政府批复追认刘苁华为烈士的批文。

    “2000年6月2日,当我拿到省政府批复的刘苁华为革命烈士的文件时,我满含热泪。”站在刘苁华牺牲的地方,王久泪眼模糊,那是自己对那血与火的战争的怀念,是对战友深切的怀念,是向刘苁华的轻声诉说。

    虽然刘苁华已被追认为烈士,但他的忠骨至今没有家属认领。“只要我有一口气,就不会放弃寻找烈士的家。”老人说。

    郑州晚报记者 董艳竹 实习生 詹瑞雪/文 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