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国内酒类电商普现“三宗罪”:假酒盛行 低价不低

2013-10-15 07:52:00 来源: 广州日报 
字号  

数家国内知名电商被曝涉嫌出售假酒。资料图片。(CFP供图)

  近日,数家国内知名电商被曝涉嫌出售假酒“赖茅”。

    昨日,记者在了解中发现,除了质量上的“把关”疏漏外,酒类电商在低价营销以及限制对未成年人买酒上也存在瑕疵。

    一宗罪:

    标榜低价却比实体店贵

    打开酒类电商的官网,“底价大促销”、“醉划算”、“彻底击穿行业底限”等宣传语目不暇接。昨日,记者在一家知名酒类电商上采购一瓶知名的53度高端白酒,其给出的售价是1159元,称相当于市场价1998元的5.8折。

    记者随即向多家该高端白酒品牌的广州卖场查询,发现无一的市场价是1998元。一家白酒自营店报价1500元,两家超市的报价分别是1200元左右,还有一家大型酒类连锁店的报价959元。

    “一些电商已经被大酒企‘招安’。”一位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说,在发改委对白酒价格反垄断后,部分酒企意识到难以用传统手段限低价,就向经销商吹风要求它们在酒类电商上卖酒必须报公司批,公司则和电商合作卖酒,并把这家电商上的售价牢牢控制在“底线”上。

    彭洪也表示,酒类电商价格不一定就比实体店便宜,看其供货来源很关键。

    二宗罪:

    未成年人也能随便买酒

    记者了解到,禁止向未成年人卖酒在世界上是通用的准则。昨日,记者在一家综合性电商中尝试购买一瓶52度500毫升的白酒。从搜索这瓶酒,到把这酒放到购物车,再进行结算全程中,记者均没有看到验证顾客是否未成年人的警示。

    在另一家专业酒类电商,记者在它的网站上看到了“购买前请确认达到法定饮酒年龄!××网不销售任何含酒精产品给18岁以下人士”的警示。然而,从记者注册新用户、下单到填写收货地址,再无任何具体措施限制未成人买酒,有关警示如同虚设。

    三宗罪:

    涉嫌把关不严假酒照卖

    “在网上买到假酒,本来就是消费者最担心的事情。”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彭洪告诉本报记者,“酒类电商要提高信任度,经营管理要跟上。” (记者刘俊)

[作者:刘虹利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