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在沙洋县安居乐业

2013-09-02 14:17:00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在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丹江口库区移民背井离乡,有1500多人搬迁到沙洋县。如何能让移民搬得进,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3年来,沙洋县积极为移民谋划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技培训,让原本不适应沙洋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的移民落户之后在较短时间就实现了安居乐业的好局面。

  昨日,记者来到沙洋县五里铺镇显陵村移民安置点,见到移民曹忠宇时,他刚刚把最后一批葡萄卖完。在葡萄基地,曹忠宇跟记者一算账,今年葡萄第一年挂果一亩地就收入8000多元。

  曹忠宇介绍,3年前,我们一家随搬迁大军从家乡丹江口来到沙洋县五里铺镇显陵村。初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他就享受到了“特殊待遇”:为帮助移民落户之后寻找致富项目,村里专门请曹忠宇和其他移民一起到外地参观学习种养殖项目,而曹忠宇很快就确定了种葡萄的项目。

  说干就干,曹忠宇和移民们一起承包了30亩地种起了葡萄,沙洋县移民局得知消息后,还专门为他们争取了6万多元的政策扶持资金,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今年,曹忠宇仅靠葡萄就收入了3万多元,其他几户一起种葡萄的也尝到了甜头,种植葡萄的信心更足了。

  从2010年8月至今,沙洋县通过“带出去,搞培训,给政策”等措施,帮助丹江口搬迁移民寻找发展路子,让他们尽快稳下来,好致富。到目前,在沙洋的丹江口库区移民已经兴建蔬菜大棚126个,葡萄基地80亩,开展特色种养业、办商店、车辆营运的移民就有256户,占全县丹江口移民总数的72%。

  过去,生活在库区的廖大海,搬迁到沙洋县曾集镇孙店村移民安置点之后,因为不熟悉水稻种植,当地村民就热心帮助他,教他一些水稻种植和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移民廖大海兴奋地说:“在这里比我们老家种田收入要大多了,种一亩田抵我们老家种两亩田的收入。”

  不到2年功夫,廖大海从一个种水稻的门外汉竟然成了村里的种田能手,就连本地村民对他都刮目相看。曾集镇孙店村村民朱中银说:“廖大海种水稻的技术提高很快,去年亩产700多公斤,今年我们看了一下,虽然今年遭受严重伏旱,他今年的亩产仍在700公斤以上。”

  如今,廖大海一年收入有4万多元,他相继买了拖拉机和收割机,平时除了自己方便生产外还帮助周边村民搞服务。

  除了让移民融入当地农业生产外,沙洋县还因地制宜就近转移移民,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沙洋县移民局局长李家林介绍,3年来,沙洋县353户1526名丹江口库区移民实现转移就业636人,户平增收5000元以上。为了让移民“安居”更“安心”,目前,全县共解决移民医疗、就业、上学等方面问题400多件,帮扶资金300余万元,至今没有发生一起移民上访事件。前不久,沙洋县南水北调移民自发组织了搬迁3周年庆典活动,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心情。(何长青)

[作者:张卓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