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本学期中小学生可休近50天 新学期四大悬念引关注

2013-09-02 10:09:00 来源: 厦门日报 
字号  

    中小学生今天开始背起书包上学了。其实,新学期也没有像一些孩子认为的那样不可忍受,本学期,连同周末,有将近七周的节假日。

    虽然才开学,但是,应该会有性急的学生家长想了解学期结束。

    根据校历,今年小学初中(中职)于2014年1月17日学期结束,寒假从1月18日至2月16日。高中于2014年1月24日学期结束,寒假从1月25日至2月16日。

    新学期四大悬念

    1“减负”是否继续?

    2初一是否坚持均衡分班?

    3“大班”教育如何保证质量?

    4交流教师如何融入新学校?

    中小学生今天开始背起书包上学了,学校里至少有四大悬念值得我们关注。

    一、上学期如火如荼推进的“减负”,本学期是否还会有效?上学期,我市推出的减负措施包括取消早读、严格学生作息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从昨日的抽样调查看,本学期,有些学校又恢复早读。不仅如此,有个别中学要求初中学生7:25到校,比教育局规定的时间大大提前。有家长问:上学期的减负文件废止了吗?

    二、初一年均衡分班会进行到底吗?本学期,至少空喊了十几年的口号“初中不编重点班”终于美梦成真,今年公办学校的新初一全部运用教育局提供的软件,随机分班。不过,对于这样均衡分班的“队形”能保持多久,不少人表示怀疑,认为今后“暗度陈仓”可能性会更大。

    三、“挖潜扩容”后的大班教育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在一些公办学校,原本只能坐进45人的教室坐了近60人;幼儿园小班,原本额定25人,挤了40个孩子;在一些民办学校,一套单人课桌椅两人共用。更重要的是,一个班的学生增多了,老师还是那些老师,老师超计划的付出如何得到保护?学生得到的关注如何得到保证?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四、直属校交流的教师如何融入新学校?市教育局说,七所直属校的教师交流并不像外界流传的夭折了,21名名校交流教师已经到岗。

    不过,我们更关心:那些名校老师,如何放下身段融入交流学校,交流学校如何用好这些教师?

    虽然四大悬念涉及方方面面,但是,事实上,它们共同说明一点:教育的问题,从未像今天这么棘手,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社会现象的一面“镜子”——很多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社会问题,要标本兼治,需要跳出教育界来“下药”。

[作者:陈龙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