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中国舞台上刮起“洛神风” 被指匮乏严肃历史观

2013-08-29 09:35:00 来源: 北京日报 
字号  

  新编历史京剧《洛水伊人》(编剧:吕育忠,导演:荀皓,主演:李海燕、魏积军、田磊)是我今年看到的第一出中国国家京剧院的新戏,也是国家京剧院本年度重点剧目之一。

  “洛神”的传说,大家并不陌生。甄宓在三国时期美女中的地位等同于大乔、小乔,属于“边缘美人”,带有男性“战利品”色彩,不似貂蝉“连环计”除去奸臣董卓、蔡文姬“归汉”写《续后汉书》那般功载千秋。

  历史上甄宓的命运可以说是标准的宫廷怨妇的一生:她本是袁绍的儿媳妇,袁绍兵败,甄宓为曹丕所夺,终因失宠而被赐死。甄宓与曹植,后世人由《洛神赋》以为他二人有私情,我想,也许那只是曹植作为文人的多情而已。就像《红楼梦》里贾宝玉撰《芙蓉女儿诔》悼念晴雯,写道“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如果很“实”地去理解,自然也会认为宝玉和晴雯关系非同一般。

  近年,中国舞台上刮起一股“洛神风”,舞剧《水月洛神》、话剧《天之骄子》、京剧《洛神赋》,加上现在的《洛水伊人》,“洛神”在中国舞台的“出镜”频率远超“四大美人”。这些“洛神”戏的共同点是舞台豪华,灯光精美,服装考究,演员一流,同时,缺陷也是一致的——剧本问题。既然都打着“新编历史剧”的旗号,剧目就应该具有新的历史观,如何重新审视“洛神”这位古典美女,给予观众新的认识,是列位编剧尚未做到的。

  不论舞剧、话剧,还是京剧“洛神”,都像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历史观因循守旧,彼此高低只在表演技艺与台词、唱词之间。基本上,曹丕担任了粗暴、狡黠的反面角色(舞剧《水月洛神》稍微好点,展示曹丕文采风流的一面),曹植是位文弱书生(话剧《天之骄子》中“曹植”有点《雷雨》中“周冲”的幼稚感、京剧《洛神赋》“曹植”因为叶派小生李宏图的精彩表演而掩盖了人物自身的“傻”),“女一号”甄宓永远是“逆来顺受”的“苦媳妇”模样,观众看不出她有什么特殊魅力,能令曹氏兄弟争风吃醋,针锋相对。“七步诗”诞生之时,甄宓公然出现在朝堂,求曹丕放过曹植,第一个这么“戏说”的编剧尚可,问题是,几个编剧都这么写,我只能用“无语”形容——匮乏严肃的“历史观”,匮乏想象力。

  《洛水伊人》延续了“洛神风”的老套路,几个男性政治家的权力斗争非要把起因赖在“洛神”这么一个弱女子身上,以印证“红颜祸水”。并且,剧中唱词半文半白,拗口而不合音韵,观众都同情演员能那么婉转地唱出来。最让人感觉不宜的是:曹植的《洛神赋》在剧中居然成了曹丕杀曹植的起因,而历史上《洛神赋》是诞生于甄宓死后的。这样的“新编”,我并不以为“新”,相反,它着实是一个大硬伤。

  “洛神风”之热,我认为可以“歇一歇”。这个题材,与今天中国社会问题毫无关系,可说是毫无意义的“才子佳人剧”。

[作者:宋宇晟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