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报名第一天,凌晨1点就有家长排队

2013-08-23 01:27:38 来源: 郑州晚报
字号  

昨日下午,在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院内,一些家长正在查看新生报名须知。

昨日下午,在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院内,一些家长正在查看新生报名须知。

    为补齐手续,家长来回奔波,也遇到不少难事儿

    有问题打热线96678继续为你“跑腿儿”

    凌晨1点钟就开始排队,只为能给孩子报上名。这在他人看来似乎有些疯狂,但是家长们却也无奈。为给孩子报名,很多家长来回奔波:带来一个证,被告知不全,补来一个证,又被告知需拿水电费缴费凭证……昨日是市区小学招生报名的第一天,也有家长在报名时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从今天起,本报将每天刊登家长遇到的问题,帮忙“跑腿儿”,解决报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郑州晚报记者 张勤 张竞昳/文  周甬/图

    ■报名现场

    小学报名第一天,家长们忙坏了

    凌晨1点就有家长排队等候

    昨日凌晨1点多,微博上有博主发帖,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外面已经有家长在排队等候,只为等天亮了给孩子报名。“我问家长为啥排通宵,家长说怕人多报不上。我说肯定有学上,家长说,上哪儿也很重要,怕人报满了分到百米之外的西校区。”博主感叹家长不易。

    “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其实,只要是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手续齐全,都有学上。”金水区教体局的一位负责人说。

    在金水区文化路二小,为了防止报名时出现拥挤情况,学校将两天报名时间分成4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安排几个小区来报名。“避免家长跑冤枉路。”该校一位负责人说。

    证件不全,报名不顺

    昨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一些家长没能顺利报名,跟手续不齐全有很大关系。

    陈先生来金水区文化路二小给孩子报名,免疫接种本上的名字和孩子户口本上的名字不符。陈先生说,户口本上的名字是后来改的,和免疫接种本上的名字其实是一个人。不过,工作人员表示,陈先生的话不能证明这两个名字是同一个人,不能排除借用他人计划免疫接种本的可能。“去派出所开个曾用名的证明吧。”工作人员说。

    一位老大妈来给孙子报名。她拿出了户口本、房产证,户主都是她本人。“我儿子儿媳和孙子都跟我住一块儿,他们没有房子。”大妈还拿出了孩子父亲的无房证明。工作人员说,还需要开具孩子母亲的无房证明,后期还会进行入户调查。

    ■解疑答惑

    部分学校限定居住证办理时间

    在郑务工的王先生说,昨天早上4点多他就到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外面排队,准备好各种证件,希望早点给孩子报名。“孩子7岁多了,急着要上学。”

    王先生的其他证件都符合要求,唯独居住证不符合要求。该小学的要求,适龄儿童父母的居住证办理日期至少要在半年前,而王先生夫妻的居住证都是8月初办的。“学校说这不符合要求。我们被拒绝了。”着急的王先生昨天致电本报助学热线96678,寻求帮助。

    在昨天接到的热线反映中,还有10多名家长到郑东新区另一所小学报名时,同样因为居住证的时间太短而被拒绝。

    疑惑:招生政策没有规定居住证期限,学校能擅自更改吗?

    家长感到疑惑的是,市教育局和各区教体局在招生政策中规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须具备“六证”,其中的居住证并没有设置时间限制。而学校却给居住证定了期限,这样的规定是否符合政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市内其他区对居住证的时间并没有特别限制。

    解释:学校招生压力大,家长有临时租房行为

    对于郑东新区部分小学给居住证设定期限一事,记者采访了郑东新区教体局有关负责人。一位副局长解释,今年郑东新区的入学压力大,生源入住率越来越高,而居住较集中区域,学校并不多。

    “我们下达的招生计划,在学校半年前对周边生源调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0%。比如说,学校调查生源大约是200人,招生计划就是300人。”该负责人说,在小学报名前,一些小学周围的小区又有人入住,办理的居住证时间很短,不排除是为了择校而临时租住。“这个月租住,孩子入学后,下个月就搬走,这给学校带来了生源压力,对其他学生也不公平。”

    这位副局长表示,给居住证定期限是学校不得已而为之。

    协调:先登记信息,以便后期分配

    在记者的多次协调下,这位副局长表示,居住证办理时间较短的家长是少数群体,教体局可以先对这部分学生的信息进行登记。“等到符合规定的适龄儿童招生工作结束后,集中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分配,看哪些学校还有接收能力。”

    随后,寻求帮助的王先生又打来电话,说学校还让提供租房协议、水电费缴费凭证、纳税证明。“设置这么多条件,就是为难家长嘛。”

    本报记者将继续关注这些孩子的入学问题。

    ■你来问,我帮忙

    本报“助学热线”96678

    继续帮你“动动嘴”、“跑跑腿”

    昨日,本报开通96678以后,有近百名家长打来热线,希望我们能帮忙咨询。应家长需求,本报助学热线将继续开通,持续到小学招生工作结束。

    家住两区交界处,该划归哪所小学?

    “我家在金峰金岸小区,在太康路与铭功路交叉口,不知道划归哪所小学?”市民谢先生打来电话说,致电教育局,对方回复让他看公告,他在公告上也没找到相关信息。

    记者联系二七区教体局教育科徐科长获知,谢先生的家庭住址位于金水区和二七区交界处,需要知道孩子的户籍所在地,才能给回复。记者将“孩子户籍在杜岭社区”的信息反馈给徐科长之后,截至昨日下午6点,尚未得到答复。

    开发商承诺包上学,现在不管了怎么办?

    家住工人路18号院的李先生打来电话说,女儿和外孙女的户口都在他这里,外孙女也在这儿出生,昨天去中原区伊河路小学报名时,学校让出具孩子父母无房证明。“但女儿在中原新城学府1号买了套房子,刚装修完,房管局不给开无房证明。”李先生说,当初开发商讲的是可以上伊河路小学,现在却不出面协调。

    在中原区伊河路小学,类似李先生这种情况到学校咨询的有10来位家长。“像这种情况,建议去找小区物业,让他们统计有多少名适龄儿童,然后到区教体局进行协调。”伊河路小学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差几天不到规定年龄,能不能入学?

    昨日,不少市民来电反映,孩子年龄不足,有的甚至只差几天,“年龄不到不能入学?”

    记者咨询了一些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今年小学的生源压力大,对年龄控制得比较严格,如果不符合规定年龄,在正常报名时间里是无法报上的。不过,一些小学把这些孩子的信息记录下来了,报名截止后,如果学校还有接收能力,会和这些家长联系。

    父母无房,孩子不能上学?

    陈先生打来电话说,他的儿子、儿媳、孙子户口都和他在一起,儿子没有房子,一家三口一直在这里住,孙子划片在陇西小学,报名证件齐全,也开了无房证明,但学校不接收。“难道父母没房子就不能上学了?”陈先生很困惑。

    记者帮助陈先生咨询了二七区教体局。像陈先生这种情况,可以向学校提供一些孩子父母的日常消费证明,如缴纳的水电费收费凭证、大件家电的消费凭证等,证明他们一直在此居住。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