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工程院院士解读大数据时代

2013-08-16 09:34:31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昨日上午,市委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报告会,邀请我国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教授作题为《大数据的机遇与挑战》专题讲座。邬贺铨教授表示,当前,大数据被广泛运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移动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交通、节能、家居,它全能帮你搞定,预计到2016年,3分钟可以在网络上传输360万小时视频,相当于全世界已经生产的全部电影;美国中情局就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收集情报的。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成燕 袁帅 张竞昳

  A

  未来的网络什么样?

  物联网和大数据时代

  我们在享受这一技术带来的巨大福利的同时,也从未放弃对下一代互联网——未来网络的探索和努力,它不仅安全、可信,能移动,还能够支持物联网、泛在网。

  从最早的数据传输,到后来的传话音、视频、移动信号;从最初的有线接入,到之后的无线接入、宽带接入、移动接入;从曾经的拨号接入到永远在线;从网络业务到电信业务、云业务、互联业务;从研究信号到商业信号,到泛在网络……

  40年来,互联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全可信,具移动性,能支持物联网应用,以服务为中心,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带领我们走进一个立体的、崭新的大数据时代。

  B

  移动互联网

  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挥挥手眨眨眼

  手机就能自动翻页

  从70多年前发明的电视机,到40多年前问世的光纤和互联网,再到30多年前出现的移动通信以及10多年前的3G,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移动通信,带动了移动终端,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这项技术成果。早年的终端只能听着讲,现在可以看着写,触摸了。有地图,还可以看交通流量,如今的手机发展之快,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十多年前,2000年手机可以听MP3。2001年彩屏,2002年带照相机,2003年可以手写。2004年可以录音,2005年看电视,2006年GPS,2007年上Wifi,2008年有触摸屏。2009年传感器,2010年读二维码,去年我们有四核处理器的手机,有光线感应器的手机。白天手机不用发亮,晚上看周边光线不好可以自动发亮。老年人眼花,看短信把手机放远一点,一检测到这个动作,手机屏幕会自动显示变大、重新编排的字。

  手机装上助理感应器,老人带着手机能区别你是弯腰还是摔跤,如果一摔跤一时爬不起来它就发个短信到医院或者你亲人那里。医院一查你是位80岁、90岁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如果一时爬不起来,进行技术定位,没有等你爬起来救护车就开过来了。

  为了跟苹果手机竞争,微软搞了语音翻译。手机联网,网上有26种语言的翻译,你这边讲中文,你的朋友在那边听英文,他讲英文你这边听的是中文,学外语似乎没有什么用处了。

  手机的输入模式也更加丰富,苹果搞了触摸屏,可以触摸翻页。谷歌为了避免跟苹果冲突,如今在做挥手,不摸的。现在有公司觉得何必挥手,手机上有摄像头,转一下左眼,转一下右眼,就能实现自动翻页。

[作者:  编辑:袁连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