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药品能否冲抵“高温津贴”?
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部分企业的高温津贴并不以货币形式发放,而是代之以饮用水、药品等防暑物品。
“政府规定,高温津贴的标准是每人每工作日10元,用人单位不得以防暑降温饮料等物品代替高温津贴,两者也并非‘二选一’。”郑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防暑物品和药品属于劳动保护用品,而高温津贴必须是货币,用人单位应该给予区分。
以哪个部门公布的温度为标准?
8月13日,气象台预报的最高气温为36℃,而媒体的报道却显示当天最高气温为40℃。
那么发放高温津贴的时候到底以哪个部门发布的温度为准呢?
郑州市人社局工作人员说,目前,发放高温津贴是以河南省气象台发布的实时温度为标准的。
据记者统计,7月份,我市35℃以上高温天气为10天,8月份以来连续两周均为高温天气。
环卫工:
“不敢问,怕得罪领导丢了工作”
除了交通协管员,在城市中从事露天工作的还包括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绿化工人、联防队员等,调查中,他们大多数人对高温津贴表示“不知道”,少数表示“知道了也不敢要”。
“什么高温津贴?不知道。”昨日下午,在航海路桐柏路口附近一处写字楼工地,几个工人都说还没领到高温津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程管理人员说:“现在人工成本本来就高,日薪200多元了,不可能每天再发补贴增加成本,不现实,再说多发10块钱有啥意义?”
记者在街头采访了10余位环卫工人,他们大多表示天热时公司会给发风油精、水和毛巾,但没有发过钱,也不知道还有按天结算的高温津贴。“谁也不敢去问,怕得罪领导丢了工作。”
而在二七广场附近进行保洁的贺师傅是个例外,他刚拿到7月份的工资条,上面除了基本工资,还多了30元“降温费”。“也不知道这个是不是高温津贴?”贺师傅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