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最先进人形机器人在美亮相 “不死铁汉”将上战场

2013-07-29 10:47:00 来源: 南方日报 
字号  

  今年7月,一款号称“世界最先进人形机器人”“阿特拉斯”在美国亮相,1.9米高的它就像个不死的铁汉,能直立行走、能对付复杂地形、能抗击外力冲击。

  这款由美国武器合约商波士顿动力公司为美军研制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再次激发了人类对于机器人的热情和想象。《机械公敌》、《终结者》这些电影里机器人“逆袭”和人类站在同一战场对决的情节也因为“阿特拉斯”的真身而复活。除了热情,公众对机器人还有一种由来已久的莫名恐惧。

  美国媒体报道,根据美国国会规定到2015年前,三分之一的地面战斗将使用机器人士兵。而美国《未来学家》预测,到2020年战场上的机器人数量将超过士兵的数量。

  未来的战场上肉体是否将最终完全退出,交由这些不会饥饿不会痛苦的钢铁战士去拼杀?这些被设计出来的机器是否可能有一天“反咬”人类一口?而无人化战争到底是减少了人的伤害,还是降低了战争门槛带来更多的死亡?

  “最先进的人形机器”来了!

  以希腊神话里力大无穷、可双肩支撑苍天的擎天神阿特拉斯命名,机器人“阿特拉斯”确实比以往亮相的机器人带来更多惊喜

  “阿特拉斯”身高1.9米、体重150千克——重量几乎是人体的两倍,身躯由头部、躯干和四肢组成,“双眼”由两个立体感应器构成。“阿特拉斯”和人类的行走方式一样,除了能够直立行走,还能单腿站立。

  从波士顿动力公司发布的最新视频来看,“阿特拉斯”攻克了机器人在复杂地形上实施遥控穿越的技术难题。

  “阿特拉斯”能够在传送带上大步前进,躲开传送带上突然出现的木板;还能从高处跳下稳稳落地,两腿分开从陷阱两边走过,然后跑上楼梯;而当侧面的大球撞来时,“阿特拉斯”岿然不倒。

  “阿特拉斯”的表现,让公众对它应付战场上复杂情况的能力有了信心。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项目经理吉尔·普拉特说,该机构希望“阿特拉斯”在灾难的恶劣环境中也能行动自如,比如能开门、爬楼梯和移动等,也希望它能使用从螺丝刀到救火车之类的工具。

  目前,关于“阿特拉斯”的用途并没有明确的官方表态。有专家猜测,“阿特拉斯”或将在用于危险环境下进行救援工作,或是用在后勤补给和维修保养作业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开发“阿特拉斯”的能力,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资助举办了一个为其开发应用软件的挑战赛,今年已有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等机构的7支队伍脱颖而出,并于明年12月进行决赛,其中在模拟场景中用机器人救援表现最棒的队伍将获得200万美元大奖。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吗?

  人类士兵有像《日内瓦公约》这样的司法条约来指引,不会饥饿、不会伤心的机器人有什么样的新的伦理准则和指导原则进行约束,确保这些钢铁战士不会滥杀无辜

  正因为这样的疑问没有得到有效的解答,关于军事机器人伦理的大讨论从未停止,而“阿特拉斯”的出现,更再次提醒了公众,也许“潘多拉盒子”即将或者已经被打开。

  一直以来,公众为阻止这个“盒子”被打开作了不少努力。

  194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提出“机器人三原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与第一条相矛盾;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相矛盾。

  然而,不少专家担心这三原则正在被破坏。

  英国专家乔迪·威廉斯就指出,人类已拥有制造自动杀人机器人的能力,这种技术破坏了绝对不应被越过的道德和伦理界线。而谢菲尔德大学人工智能教授诺埃尔·夏基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武器的自动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即便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也会缺乏人类所拥有的一种微妙的判断和拿捏能力——如何在获得军事优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避免平民伤亡。

  然而,他们的担忧都建立在一种假设上——假设军事机器人已经从现在的半自动状态实现了全自动。

  虽然“阿特拉斯”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之一,但是“阿特拉斯”本质仍是一个须输入软件的躯壳,有后端遥控,并未实现完全的人工智能。

  “目前机器人仅仅能够自主识别,但是远远未达到自主思考的水平。”机器人与工作自动化实验室的王卫军博士告诉记者,机器人的自主识别能力也主要停留在比较基础的状态。

  “现在的机器人主要是通过人工设置程序,建立一个数据库,比如建立一个危险情况的数据库,机器人在遇到对方作出危险举动的时候,可以采取反应。”但是也坦言,机器人这样的能力并不足以应对战场上复杂的情况。

  王卫军也坦言,“阿特拉斯”的出现,意味着,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对美国来说,已经不存在技术壁垒,更关键的是美国对军事机器人的人工智能研究到什么程度。“但是目前研究进度的真实情况我们外界是很难获知的。”

  虽然目前美国大多数执行作战任务的机器人还是人的延伸,即由人来控制是否使用武力——比如“食肉动物”侦察机和“收割机”无人攻击机由士兵在几千英里外下指令执行攻击任务,但是有媒体报道,可以自我决定是否杀人的自主机器人确实已成为美国军方的焦点议题,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建议“充分利用自动装置带来的战斗优势”,重点研究和生产机器人士兵。而美国海军最近的一份文件指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让自动系统能够分辨目标的合法性。

  “现在大家对军事机器人的想象大多还是停留在电影上或者小说上。”像电影《机械公敌》中出现机器人违反“机器人三原则”“逆袭”的情况,王卫军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机器人最终还是离不开人的设置”。

  王卫军的说法和中国国防大学副教授葛立德的观点不谋而合,葛立德就认为,人形机器人完全取代士兵这种可能性不太大,但是机器人在某些领域可以替代人或减轻人所面临的危险性,比如排雷作业、爆炸物排除等。

  无人化战争即将上场?

  实际上,如果将“阿特拉斯”放在美国军用机器人的族谱上,其只能算是位可畏的“后生”

  2007年,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就发表了“美国陆军地面机器人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文章。

  早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美国军用机器人就已经大展身手,像“赫尔姆斯”、“教授”、“小东西”、“剑”、“魔爪”、“背包”等军用机器人已为业内人士熟悉——身上安装有两个照相机的“赫耳姆斯”主要用于探穴钻洞,能爬进漆黑洞穴并向外发送图片;“背包”机器人则能在巷战环境中捕捉、分辨反美武装狙击手的细微动静;“嗅弹”机器人能灵敏地嗅出伪装起来的爆炸物。

  从目前军用机器人的作战领域看,主要分为4类,即:水下军用机器人、地面军用机器人、空中军用机器人和空间军用机器人。

  数据显示,2004年美军仅在两大战场部署了163个地面机器人士兵,2005年达到1800个,2006年又增加至4000个,2007年8月已经超过5000个,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

  美国的军用机器人都拥有有攻击性很强的武器,能够爬楼梯、过岩石堆,还能翻越铁丝网,在雪地及河水中行走自如。而每分钟能发射1000发子弹的军用机器人也因其高精确性的射击能力被称为“机枪手”。目前,美军中有100 多项战斗任务可由机器人士兵承担,包括战场侦察与监视、目标捕获与指示、搜索与扫雷、通信中继、输送物资、直接攻击目标等战斗任务。

  除了刚刚亮相的“阿特拉斯”,美国也在发展一种类似于骨骼增强器的运输机器人,士兵在套上这种机器人之后,能够增加单兵背负物资的重量,减轻长期负重的劳累程度。

  然而,真正让公众觉得“一大波军用机器人袭来”是在近期媒体报道了美国国会的规定之后。美国国会甚至规定:到2015年前,1/3的地面战斗必须使用机器人士兵。美国为此投入了历史上最大的单笔军备研究费1270亿美元。有报道称,未来美军一个旅级作战单元,将至少包括151个机器人战士。

  陆军无人系统一体化负责人约翰·伯克上校就曾公开表示,美军无人地面系统的增加与无人机的增加一样快。军用机器人的快速增长、对无人地面系统和无人机的倚重,似乎也预示着无人化战争的到来。

  2007年,美国陆军第29步兵团就举行了一场“机器人战争演习”,当时整支机器人作战兵团由18种执行不同任务的机器人组成,每名机器人与战场上各种陆、空作战平台及传感器连接在一起。

  在演习战场上,地面机器人充当先锋,当隐藏着的敌人攻击它时,空中的无人驾驶侦察机发现敌军位置,通知巡航中的无人驾驶智能战斗机,然后,智能战斗机发射导弹,命中目标。所有战术行动都由智能战争机器人自行完成。

  据事后估算,这支机器人作战部队将使战斗时间缩短一半,而美军士兵伤亡率降低60%—80%。

  这场演习也给人们提供了关于“无人化战争”这一概念最亲近而完整的想象画面。根据美国《未来学家》预测,到2020年,战场上的机器人数量将超过士兵的数量。

  而美国重点投入研究建设的“未来战斗系统”剑指未来在所有军种中实现士兵与机器人的联系,用机器人代替士兵上战场,从而实现人员的“零伤亡”。

  无法停止的竞赛

  ■纵深

  纵观士兵在历来战争中贡献力量的方式,可以发现一直朝着体能、技能再到智能的方向演变,人类迎来信息战,荷枪实弹的士兵被后台轻装简行的士兵所取代,而随着无人机和军用机器人大规模地“占领”战场,“无人化战争”的趋势显得越发明显。

  全球各国早就看到了这种趋势。

  据统计,截至2010年,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了无人机和军用机器人,种类超过150多种,数量超过15万个,其中无人机12万多架,军用机器人3万多个。

  目前,一些国家正在组建机器人部队。一些军队的机器人已开始执行侦察和监视任务,替代士兵站岗放哨、排雷除爆。其中,英、法、德、日、韩等国研制新一代机器人的计划和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展开。

  英军研制的一批机器人士兵已加入到英国军队中。韩国自行研制的智能型警戒战斗机器人“宙斯盾”为驻伊韩军站岗放哨,防止伊拉克反美武装分子的夜间偷袭;而另一种名为“犬马”的军用机器人也装备至部队。俄也计划将巨型机器人用于国防军队。

  各国关于“未来战斗系统”的部署步伐也在加快。

  此前,日本防卫厅公布的《关于实施研究开发的指针》中,机器人技术早就被划入日本重点发展的新军事技术之列。而韩国计划到2018年成为全球三大机器人技术强国之一,在2020年前裁军18万。

  王文峰和徐熙君在其《即将到来的无人化战争》的论文中提出预计到2040年,美国、日本等机器人强国的军队可能会有一半的士兵是由机器人组成,而到2070 年则可能基本上实现无人化。

  “美国起步早,而且多年来一直重视研发和提升机器人的作战能力。”在王卫军看来,美国的军用机器人实力位居全球首位,而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起步的中国机器人还要加快发展的步伐。

  “机器人中的关键技术——传感器、电机等,都主要控制在欧美国家手里,中国机器人技术要想办法解决‘能设计、动不了’的现实问题。”王卫军说。

  无人化战争,

  伤亡减少了还是加重了?

  ■观点

  1975年,美国在侵略了越南14年之后撤军,主要原因是美军伤亡了34万士兵。1993年,美国宣布退兵索马里,和美国民众看到18名美军被残忍虐杀强烈要求撤兵不无关系。2009年,美国宣布将从伊拉克撤离大部分军队,美军高达3万多人的伤亡人数是很大部分原因。

  从表面看,机器人在未来战场上唱主角,将大大减少士兵的伤亡,“零伤亡”成为可能,而以往战争中最被诟病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然而,不少专家更担忧,无人化战争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新的“低成本、低消耗”的战争方式,从而降低战争的门槛。

  正如《即将到来的无人化战争》在结语中写道“基于无人化战争的胜负可料和‘零伤亡’,可以想象,未来战争将作为一种解决纷争的高效手段而经常使用。这样的话,国际关系将会有很多的霸道,很多的指令,很少的平等,很少的协商;联合国将失去牵制的能力,小国将失去申诉的权利;强国总是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弱国则只能是一副卑躬屈膝的可怜样子;公理将被践踏得粉碎,国际法将被束之高阁。霸权国家一动怒,可能就要发生一场战争。”-南方日报记者 赵琦玉 实习生 赵茹 唐婕  策划统筹 戎明昌 殷剑锋

[作者:贾龙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