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福大女生找工四地面试70次 求职上海住30元公寓

2013-06-06 15:59:00 来源: 东南网 
字号  

    东南网6月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薇 陈昕颖 实习生 林亮)“我不是在面试,就是在面试的路上。”说起找工作的经历,福州大学中文系女生小刘(化名)这样形容当时的自己。从去年10月开始,半年多时间里,小刘走遍福州、厦门、上海、深圳,参加了30多家公司的70多场面试,最终选择进入厦门的一家知名体育用品公司。回首找工经历,小刘觉得很疲惫,但她也说,参加了这么多场面试才知道,机会是自己给自己的。

    从点餐员做起 她无法接受

    小刘从去年10月开始物色工作,除了参加招聘会,就是在网上填写简历。许多单位都要求求职者到单位网页填写简历,那段日子,小刘就在不停地填写各种简历表格中度过。

    小刘说,大概是因为自己的简历做得比较用心,投简历后,她常常能收到企业的面试通知。从去年11月至今,她参加了30多家单位的面试,大约有1/3的企业向小刘伸出了橄榄枝,然而这些offer(录取通知)在小刘看来,总有点不痛不痒。一家大型全球餐饮集团要求小刘入职后从点餐员做起,尽管公司许诺说以后前景无限,可以晋升到店长甚至区域经理,但小刘还是觉得“很难接受”。另外一家通信类大型国企承诺给小刘正式员工编制,但由于工作地点在南平,小刘也放弃了,“我是外省人,要留在福建,只能留在福州或厦门”。

    小刘说,社会上总说现在的大学生“眼高手低”,但她说“不这样,没办法给父母一个交代”。

    渐渐发现一些潜规则

    面试多了,小刘也渐渐发现一些“潜规则”。尽管教育部明文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对大学生设置“985高校”、“211高校”等门槛,不得有性别歧视,但实际上,很多单位在挑人的时候还是有内定的门槛。

    一次,一家大型国企招聘一名办公室秘书,在面试现场,小刘无意中听到工作人员聊天说,这个职位要招一名男生。她上去询问是否限定要招男生,对方马上矢口否认,“不不不,我们绝对没有性别歧视。”

    还有用人单位会用“这个职位很辛苦,不适合女生”、“很少有女生申请这个职位”等话,暗示小刘退出。

    上海求职住每晚30元公寓

    今年春节过后,小刘和同学一起来到上海找工作,“那是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她们住在一间破旧的小公寓里,房间很小,只容得下一张上下铺的床、一个柜子和一张桌子。房间没有窗户,卫生间也是公共的,一个晚上收费30元。

    小刘在上海呆了10天,得到了几家小公司的offer,但她并不满意。无奈之中,她又回到学校。眼看毕业临近,小刘在手头大约十家公司中,选定了厦门一家体育用品公司,因为这家单位提供的“企划专员”岗位,相对来说最符合她的期望。

    “我给自己两年的时间去闯一闯。”小刘说,如果两年后干得不如意,就回老家考公务员。“我的个性其实不太适合当公务员,但公务员稳定,考公能让家里人安心。”

    求职的时候遭遇到的挫折都是财富。失落的时候想想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有梦想一切都有机会,不必追求一步到位。

    ——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主任 郝军

[作者:张玉玺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