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80——
“知识改变命运!”上世纪80年代,是知识开始渐渐流行的时代,各式各样的书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书店的书架上,也让更多的人开始重视高考。千万考生的眼睛盯着全国有限的大学资源和录取名额,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来形容80年代的高考考生,绝不为过。
高考成为了一场人生洗礼。考得好的,将有成为“社会栋梁”、享受国家分配的权利;没考好的,进不了大学的象牙塔,也将有另外的出路。
28岁了,还是想学习
初中毕业分配到工厂当学徒,3年以后转正,入党,当上车间里的中层干部,成为厂里重点培养对象。走到这一步,28岁的吴华靠的是执着和努力。那一年是1981年,他已经结婚生子。
可是,让厂里和同事都感到意外的是,事业上如日中天的吴华却突然提出要参加高考。厂里有顾虑:“万一你大学毕业不回来了,我们不是白培养你了?”同事们有不解:“工作干得好好的,干吗要去考大学?”、“为考大学丢了国有企业的工作,值得吗?”好在,家人理解他的选择,支持他去试一试。“心里还是想着要多学习,再加一把力。”吴华说。
为了复习,吴华到新华书店买了一套、17本的自学丛书,里面有知识点,有习题,有解法,他如获至宝。在考前的半年里,他白天上班抓生产,晚上在单位宿舍看书抓学习,每天至少保证3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周回一次家。因为脱离课堂太久,学习上总有些吃力,但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还是让他坚持到了最后。
完成企业管理课程的学习,大学顺利毕业的吴华又回到了工厂,依然本本分分地工作,得到了厂里的重用。
回想高考,吴华说:“临考前,我还是挺紧张的,就怕考不进,但从来没有动摇过考大学的念头。”
大学生是家庭的荣耀
随着“老三届”考生在70年代三届高考中被逐渐消化,从1980年起,高考考生中,高中应届毕业生开始占据绝大多数。1980年,同为应届生,上海的陈南梁和四川的侯晋蜀都在那一年参加了高考。
二十五人录取一人,他们都记得当年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当时几乎没有玩的时间,在学校上完晚自习都已经10点多了。”陈南梁说,正因为录取比例低,所有人学习都很拼命,谁也不敢松懈。学校用的都是题海战术,靠多做题提高成绩。从高二(当时没有高三)下学期起,侯晋蜀也快被高强度的学习安排压得喘不过气来。除了要把老师讲的要点理解透彻,他也尽可能寻找教辅材料,多做题目,“那时市场上的教辅材料非常少,谁要是能从外省市搞来几本新题,是特别牛的。”
那个年代,谁家出了大学生,是整个家庭的荣耀,被外人羡慕。也因此,虽然不是独生子女,但父母还是给予高考生一些特殊“待遇”——少做甚至不做家务,临考前补充营养,“那时多吃一个鸡蛋都是件奢侈的事”。陈南梁笑着说,也许是看他学习太拼命,父母每天挂在嘴边的话都是“要注意身体,别为考大学累坏了”。
跟现在很多考生一样,80年代的考生选择专业也显得有些盲目。在组织包分配的年代,作为上海本地人,陈南梁挑选了纺织专业,原因很简单——这个专业毕业后基本不会被分配到外地去。而侯晋蜀选择上海交通大学的理由,似乎更直白——学习成绩好,一定要上名牌大学。“我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填志愿还特意请单位上的知识分子来帮忙参考。”
就这么误打误撞,陈南梁如今成为纺织专业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晋蜀本科毕业后,则选择了跨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后来回到四川也从事科研工作多年。
“考上大学不容易,每个人都是怀揣着理想读书和做选择,靠自己的努力换取今天的成果。”